美文网首页
读书 | 《庄子》真人之道二

读书 | 《庄子》真人之道二

作者: 林青澜 | 来源:发表于2023-07-23 23:11 被阅读0次

【日更第1589天】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大宗师》

道家贵真,“真”谓之何?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所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老师讲这句有三点:

二,用人所知者,养人所不知者,享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智者所为。

我不知道的要如何养?不知道的,是天,是道。

提升认知的方式是学习,学习的是知识,很多人有知识,却不一定是智慧。

知识的积累是我们修行悟道的法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知识会不断增加,懂得的会越多,是一种加法;而为道,是学习智慧,大道至简,越学,越简单,越简单,越接近生命本质,本真。

减少的是什么?是不断减少自我的种种欲望,减少狭隘的偏见,及至看到世间万物,没有分别,没有障碍,一心通达。

生命的滋养来源于天性的发挥,对于道,天,天性,我们并非是完全懵懂无知的,而是在“知与不知之间”,是心有所感的,可能只是欠缺了入门一步。

如果完全不知,就不会有道,天,天性类似的这些概念,也不会孜孜以求,也不会去追寻有真正的生命的动力。

如果人在一些简单的生活法则,道德纲领,教条灌输下就能够活得好好的,就不会有哲学,艺术了。

这些学问,都是帮助我们去超脱现实中的各种局限,去与更高的精神,灵性,相契合,从而获得美感,舒适感,满足感,这才是生命前行最隐秘的动力。

要如何唤醒人的“灵性”,他内心就隐隐约约会有呼喊。

——摘自《放下心中的尺子》

-END-

相关文章

  • 《庄子·知北游》新解(二)庄子论圣人之道

    知北游(二) 第二章 庄子论圣人之道 这一章不是寓言而是政论文,是庄子对行圣人之道的直接阐述。第一段,庄子阐述了何...

  • 读书的好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庄子的一生,庄子的思想。通过可以学习孔子的作人为人之道。通过读书,可以体...

  • 殊途同归

    孔子:合作之道 老子:觉悟之道 庄子:超越之道 佛陀:成佛之道

  • 《论语别裁》——《学而第一》(二)

    《论语别裁》——《学而第一》(二) 真人和假人 讲到作人,我们就想到庄子也提到过这件事,《庄子》这本书把有道的人叫...

  • 庄子:何谓真人

    一.《庄子·大宗师篇》 1.原文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

  • 二组共读《庄子》大宗师一

    看了庄子的“大宗师”,也想做个“真人”。 庄子文中的真人令人神往。“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

  • 庄子.内篇.逍遥游(节选)

    概述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

  • 人生至境没有高下之分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庄子•大宗师》 意思是...

  • 水润读书笔札 l 庄子 外篇 刻意

    《庄子·刻意》为庄子外篇的第️八篇,取篇首二字为篇名,主要论述养生之道,提出养生贵在养神,恬淡旷达、顺应自然,体悟...

  • 国学之道精髓

    1、孔子——为人之道; 2、老子——处事之道; 3、庄子——养性之道; 4、孟子——君臣之道; 5、荀子——学习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 《庄子》真人之道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bw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