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和对象的概念:
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两个核心概念。
1.1 类
类是对一群具有相同特征或者行为的事物的一个统称,是抽象的,不能直接使用
- 特征被称为属性
- 行为被称为方法
类就相当于制造飞机时的图纸,是一个模板,是负责创建对象的,这张图纸并不能让飞机起飞,得先制造出飞机有驾驶员条件。
图片1.png1.2 对象
对象是<typo id="typo-178" data-origin="由" ignoretag="true">由</typo>类创建出来的一个具体的存在,可以直接使用。
由哪一个类创建出来的对象,就拥有在哪一个类中定义的属性和方法。
在程序开发中,应该先有类,再有对象。
对象就相当于用图纸制造的飞机。一句话就是可以把<typo id="typo-280" data-origin="类" ignoretag="true">类</typo>看做是图纸,把对象看做是图纸制造出来的飞机。
图片2.png二、类和对象的关系
类是模板,对象是根据类这个模板创建出来的,应该先有类再有对象。
类只有一个,而对象可以有很多个。
不同的对象之间属性可能会各不相同。
类中定义了什么属性和方法,对象中就有什么属性和方法,不可能多,也不可能少。
以上就是面向对象编程<typo id="typo-440" data-origin="中连" ignoretag="true">中连</typo>个核心的概念,一个是类一个是对象。一句话讲类的职责很单一就是负责创建对象的,在类中定义一下创建出来的对象具有什么样的属性和方法。当有了类之后我们就可以用类来创建出很多对象,当对象创建出之后就可以用对象来调用在类中的方法,并且设置在类中的属性。
三、类的设计
都知道面向对象开发出来的程序最终结果是<typo id="typo-592" data-origin="不同" ignoretag="true">不同</typo>的对象调用不同的方法。在面向对象中想要创建出对象,得先有类,那类是怎么样设计出来的?下面开始慢慢说明。
在使用面向对象开发前,应该首先分析需求,确定一下程序中需要包含哪些<typo id="typo-682" data-origin="类" ignoretag="true">类</typo>。
比如下面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要设置向日葵类,豌豆射手类等等很多类。
图片3.png在程序开发中,要设计一个类,通常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素:
1. 类名:这类事物的名字,满足大驼峰命名<typo id="typo-777" data-origin="法" ignoretag="true">法</typo>
2. 属性:这类事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3. 方法:这类事物具有什么样的行为
大驼峰命名法:CapWords
每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单词与单词之间没有下划线
3.1 类名的确定
名词提炼法,分析整个业务流程出现的名词,通常就是要找到的<typo id="typo-906" data-origin="类" ignoretag="true">类</typo>。
3.2 属性和方法的确定
对对象的特征描述,通常可以定义为属性。
对象具有的行为(动词),通常可以定义为方法。
提示:需求中没有涉及的属性或者方法在设计类时,不需要考虑
练习1:
需求:
小明今年20岁,身高180cm,每天早上跑完步,会去吃东西
小菜今年18岁,身高165cm,小菜不跑步,小菜喜欢吃东西
解答:设计一个人类,属性包含名字、年龄、身高,行为包含跑和吃,再创建两个不同的对象。
练习2:
需求:
一只黄色的狗狗叫大黄
见到生人 汪汪叫
见到家人 摇尾巴
解答:设计一个狗的类,属性是名字和厌恶,行为是汪汪叫和摇尾巴。
图片4.png更多python相关文章请关注python自学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