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原生的感受代表着早期艺术的启蒙,从旧石器时代墙壁上的野牛涂鸦到文艺复兴笔下栩栩如生的形象。从抽象到具象,从具象到抽象,人类文明被反复颠覆和考量。
感受与回归总所周知,形象是人物对象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照相机没有出现以前,画家通过感性的理解和理性的速写表达快速记录,用瞬间的感受去捕捉人物瞬间的动态特征。从一个人的长宽高,到各种动作,不光是面部特征,还包括衣着,手里拿着什么,正在做什么,在哪里。都是可以强化形象的工具。因此,鲜活的人物形象才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感受与回归 感受与回归除了人物的基本比例,动态,结构,神态(比如眼神)和外轮廓外,服饰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每个模特都有各自的精神面貌,所以一定要表现出特有的,最有意思的一面。因此,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敏感,是对于身边细节的观察和体会。对于人物性格特征和外在形象的把握。在长期训练中熟练度和精准度得以提升。
当年罗中立先生笔下的《父亲》以领袖像的规格大小出现,画出了中国人80年代一个老农的形象。打动了无数历经坎坷的国人,想起蒋兆和先生的作品《流民图》又有多少人在画前泣不成声。因为他们是见证者,同时是参与者。他们经历过那个无家可归又颠沛流离的生活,当记忆再一次重组,艺术家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画面重组时,正是作品感染力所在。然而当时的政府不愿看到,认为具有消极意义而将蒋兆和先生定义为“卖国贼”。直到7年以后才得以平冤昭雪。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故人已不在。
艺术家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对生活环境和社会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而这便是感受的源泉。
有时画者绘画时,更像是一个转述者,力图将看到的画面像文字一样描述出自己的绘画语言,这是人与照相机的差异所在。即参杂了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在里面,也是艺术不会因技术的突破而消亡的原因。技术的发展只会逼迫人们往更有价值更有创造力的方向走,替代掉机械化可以完成的操作,这同时是时代赋予机械的可能性。
在一个个艺术语言被淘汰之际,新的语言伴随着时代孕育而生,人物形象特征同时是时代的样貌,同时有着时代的诉求。
感受与回归10年以后,我们是否还需要架上绘画?电子科技是否能终结掉一部分传统艺术文化?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们又怎样做才能踩着时代的阶梯将艺术教育传递?可以肯定的是,若干年以后孩子的身上,也许没有艺术素质的全面提高,但身上一定有当年改革者留下的艺术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