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学而篇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追远:慎,谨慎地对待。终,指去世的父母。追,追念。远,指久远的祖先。“慎终追远”即为:“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
2.民德:指民心,民风。民德归厚,指民心归向淳厚。
3.厚:朴实,淳厚。
【释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这样就能醇化社会风气,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
【解读】
本章主旨,孝为醇化社会风俗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慎终追远,对于改善民风、醇化风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子重视孝道,也非常重视丧祭之礼,他们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认为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
重视孝道,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只要做到忠与孝,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他没有提到过人死之后是否有灵魂存在的问题,而是通过祭祀亡灵,来实行教化,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
古语有云: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一个人只有先把自己看贵重了,别人才会敬重你。反之,一个人如果自轻自贱,也注定会被人轻视。想成为君子,自然要重视学习,善于结交仁义之友,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即使有了过错,也要正面对待,勇敢地加以改正。
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学会慎终追远,方能继往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