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又悄悄过去了,又到了盘点过程的时候。
首先来看看所读之书。四月翻看了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约翰华生《行为心理学》、余秋雨《千年一叹》(还剩几十页)、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爱书者最重要的书,没有之一)。
从学校退学,到最后跟妹妹回家,所有期间发生在霍尔顿身上的故事无不表明了青少年情绪的暴躁与厌世。故事背景发生在二战过后的纽约,美国作为战胜国,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的极致,而导致内在精神的极度匮乏,虚伪做作的处事行为令人学生们感到厌恶。
《行为心理学》中,作者一反传统心理学研究论点,并提出人的所有行为和性格等心理都是通过后天环境所影响而形成。为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对出生不久的儿童进行了一系列培养和实验,并因此成功证明了行为心理学的正确性。
日子叠日子,我也不能停下脚步稍作停留。这些,你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默默地发生着变化。
你对于日子来说,不过是沧海一栗,百年过后又是一堆枯骨。而日子于你,那就大大不同。以人类高寿百年为例,年过而立,人生就走完了三分之一。
正是这最有力量的三分之一,已经被挥霍。剩下的三分之二,有多半将步入老龄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总是要等到衰老或行将就木,才感叹当初年轻时我要是能努力,那么肯定不会成为现在这个吊样,假如那如我。。。
为了不让自己悔如当初,多少人在暗夜里摸黑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