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煊墨
此前写过几篇文章,谈到农村,个人愚见,教育是解决诸多农村问题必须要做,也是当前就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这个观点很难得到一些人的认同,恐怕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教育见效慢。教育被形容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但大家都很着急,等不得。没有看到“利”,哪里来的“功”?看不到利,大家也就随随便便做做罢,权当没事找点事干干,混点工资。二是当前的教育主要是功利性而非教化性的。家长半夜排队、拼命买学区房,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关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进了什么学校、今后工作好不好,或者人前背首唐诗宋词,给自己长长脸也好。农村的就更直接,以“一个月赚多少”为读书是否有用之标准。极少有人考虑过教育的教化作用,比如学生性格的全面性、独立思想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为人处世之道、学会学习等等。教育的教化作用,比传授知识更具意义。三是教育如何帮助解决诸多社会问题,这个逻辑是清楚的。人们的综合素质高了,很多社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从长远意义上去接受这个逻辑。比如20年前在北京买房,现在肯定是千万富翁了,这个逻辑是清楚的,但20年前投资买房的,没有几个。
农村教育,现在是比以前好了很多的。硬件自然不必说了,农村学校几乎算是农村条件最好的地方了。曾有一个企业家跟我说想做公益,计划在西部G省捐建若干乡村学校阅览室,我劝他还是实地去看看再说。捐助阅览室,恐怕不会有太好的现实意义,只能权当是捐助者的内心慰藉了。教师素质比以前更高了,数量更多了。记得20年前上小学时,学校老师最高学历只是个高中,“骆驼”教我们念“各它”。上了初中,英语是一位学地理的中师毕业生教的,且兼任政治及体育老师,“English”教我们用汉字标其读音为“鹰勾捏习”。此类轶事,不胜枚举。一些人批评农村教育,说还不如从前。这种批评大多是情绪的产物,是“张飞打岳飞”的对比。这好比有人以现在的价值体系,批评古人的思想过于守旧、迂腐,这是荒唐的。探讨农村教育的弊病和出路,还是要立足农村的社会现实,至于那种动不动口水横飞“人家美国如何如何”,梦想乌托邦的,远离为上。
在谈论农村教育之前,无论我们对农村教师有诸多不满和责难,但首先必须要对他们做出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因为他们是苦难的经历者,而我们只是指手画脚的旁观者。
农村教育比以前更好了,这应该成为一种共识。十几年前农村教育的弊病,很多已经得到了解决。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十几年前农村教育的一些优点,必然是不复存在了,因为支撑这些优点的社会环境消失了,反而是产生了一些新的弊病。
讨论农村教育的弊病,首先要对弊病这个文字概念进行限定和说明。文字概念是一种很容易产生歧义的东西。若让大家列举农村教育的弊病,可能一万人会讲出一万条弊病,但其中有些弊病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比如说,“没钱没车没房,所以找不到女朋友”是否应该成为社会的弊病之一呢?或者“不能实现按需分配”是不是社会弊病呢?因此,诸如“不能对接国际化”、“没有若干亩的标准足球场“、”没有传承四书五经的教学“、”学生午饭的猪肉不是绿色纯天然的“此类所谓弊病,不在此文讨论范围内。个人认为,我们应当关注在当下就具有操作意义的问题,而不是脱离实际,以”张飞打岳飞“,或”孔夫子不懂民主自由“这种思维来思考问题。
农村教育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教师问题。农村教师的素养虽然比以前高了,但现在的时代,对学生、教师和教育的要求也更高了。比如二十年前,一个高中毕业生,可以到农村做一校之长。而现在,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小学做特岗教师,还要经过笔试面试。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能力素养肯定是比二十年的高中生要好得多,但这个时代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具备更高素养的人来担任。当前农村教师的问题,是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做农村教师。
无他,激励不够。
首先,是给的钱不够。城里老师和农村老师相比,去掉家长送礼等外快不算,收入是差不多的。但同样一个月四千块,人们当然更愿意选择生活条件更好的城市,而不是农村。去农村做老师的大多是因为没能在城里谋一份体制内的职业,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工作人员。要激励北大清华北师大华东师大的毕业生们去农村做老师,必然要在经济上予以足够补偿,以平衡城市与农村之间生活条件之差。与其把大量资金用在硬件建设上,还不如用更高薪酬吸引更高素养的人才到农村做老师。如果一个有情怀有理想的北大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学校去做老师,给一万块一个月,并不过分,而且应当是物超所值的。
而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100万建一个图书室或者一栋学生宿舍,房子拔地而起,是看得见的,领导来检查,带进去逛一逛,倍儿有面子。100万招聘几个优秀老师,成果或许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凸显,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政绩。
当然,农村教育的发展,当前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必然是要依靠当前的教师队伍。如果我们的农村教师出于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工作后不断学习、提高和进步,加上科学的教师培训,是完全能够提高自身素养,胜任教师工作的。但农村教师,无论是薪酬、考核奖惩和培训,都是流于形式且落后的。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有所谓的绩效考核工资,但基本还是旱涝保收,绩效工资只是一个形式。而考核奖励,据我所知,有一个叫末位淘汰制,乡镇中心学校的老师考核末位的,要被“发配”到村中心校去祸害更穷更苦地区的孩子。对大部分教师来说,他们不是末位,所以是安全的。培训一方面需要好的培训老师,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学习的被训者,这两者恐怕都是农村教师培训中很难具备的。
其实,教师的素养有高有低,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却是最为重要的。被拐卖的山村教师郜艳敏,只是初中毕业,但出于热爱,她可以不断提高自己,也可算作是一个合格的山村教师。当前的农村教师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一方面是他们的职业规划志不在此,另一方面是社会和教育体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认同和尊重,这种认同和尊重,是更高的收入,也是更高社会地位,更是整个农村社会读书上学的良好氛围。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次要方面,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都是教育的关键所在。
笔者所在家乡,二十年前的农村教育,知识教育是相当糟糕的。读到小学毕业的学生,和文盲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但彼时的农村社会和家庭,体系是非常完备的。比如说彼时的家庭,纵向向上是父母高堂、祖父祖母,和若干叔伯婶娘、姨妈舅舅不等,横向是亲兄弟姐妹、堂兄的姐妹、表兄弟姐妹等等。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潜在教育,是完善的。彼时的农村环境,正如笔者前文《农民的道德界限》所述,充满着各种乡约民俗的制约和影响,儿童少年很容易在其中熏染基本的道德观念。但彼时的农村家庭和社会,其教育都是被动无意识的,而不是主动有意识的。也就是说,儿童和少年形成的观念,养成的性格,是潜移默化而来的,没有形成自我主动意识,是因周边环境而生的,因此是不稳定的。所以,很多在农村时的纯真少年,到了城里,很难再秉承乡土社会里的行为准则。
传统农村社会,对读书和教育,普遍持有一种近乎神一般的尊崇。比如说,家里堂屋的神龛必书“天地君亲师”。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往往会很真诚地说,有错你就随便管教。老师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中,能得到普遍的尊重。因此,若干年前的农村教育,与如今的相比,水准是低的,但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相得益彰,形成很完整的教育体系。
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时代早已变迁。首先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造成了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不稳定,留守儿童长期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一起,家庭教育是缺失的。传统的大家庭体系也不如以前那么紧密。由于互助的小农生产方式消失,农村社会传统道德和规则体系崩溃,而新的道德和规则尚未建立(具体可参考此前拙文《农民的道德界限》)。也就是说,农村家庭和社会很难再对儿童少年的教育产生更多积极的作用了。
除此之外,学校教育在农村社会中的神圣地位也不复存在。家长们普遍存在的功利教育思想,让他们对教学水平不高的农村学校和老师失去信任。有条件的把孩子带到城里就读,没条件的无可奈何把孩子放在农村学校上学,也并不抱什么期望了。
农村社会正处于城市化的转型时期,旧的社会体系和思想正在消亡,但新的社会体系和价值理念尚未形成。农村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重要的教育主体,同样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整个农村的教育,也处于一个不确定、不稳定的迷惘时期。
不稳定的农村家庭和社会,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就成了农村教育的唯一主体了。因此,引进更高素养的老师,并提高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和事业热情,是农村教育应该要做、且能够做的事情。
对教师的选拔不严格,不高标准,是后患无穷的。教师作为体制内人,很难辞退。一个对农村教育事业没有爱心、不具备相应素质的教师,在他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会耽误,甚至祸害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从事农村教育,是需要情怀和理想的,但人也是要吃饭的。把钱花在老师身上,用更高的工资招一些更优秀的老师、对优秀的农村教师给予实实在在的经济奖励、把老师们送到北京上海这些地方去学习培训,从而让农村学生有一些好老师,比建几座外观漂亮的校舍和宿舍更有意义。
我们以前很穷,农村教育的硬件也很缺乏,几十年来的教育工作,大多是在硬件上下功夫。整个社会对农村教育的普遍印象,依然还是那个有一双清澈明亮大眼睛的农村女孩的观感,大部分的教育慈善资金,都用来建校舍、买书、建阅览室、宿舍、食堂,或是营养早餐。
但教育的关键永远都是教师。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最优秀的人愿意且热爱从事教育工作,这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才会得以传承而生生不息。现在农村教师已不是不够多,而是不够好。这需要整个社会和体制,把教育资源和力量,放在农村教师这个关键点上,农村的教育才有希望,中华民族的明天也才会有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