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本周六的室内课《苏州城的古往今来》因为报名人数不够支付租场费,被我果断取消了。
梁老师那里最后一个坚持室内课的我,终于决定放弃。
这个系列课程是我自己很想讲的,计划十讲,备课讲课的过程是我自己学习梳理的过程,基本框架都已构思好,材料也已胸有成竹,放弃有点可惜。
本计划够付租场费就开课,今天忽然想,这个没有讲课费收入的课,没必要做成收费课,不如以后做公益。
心里确实有点失望,口口声声申请支付会员费的,没有一个报名的,那么你们是在骗我是不是?
本来就没有指望回报的事,不应该有这样的小人之心。但我还是很不开心,呵呵,不得不承认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备课的压力卸去,一身轻松,可惜背诗效率反而低下了,220首《千家诗》本来50分钟可以背完的,今天断断续续背了两个多小时,本来30多分钟背完的163首中学诗词,花了一个半小时才背完。
为什么呢?因为我开小差去刷微信,去看微博和抖音了。
合肥地震了,有住高楼的苏州学友感知到震感,我无感。
园博志愿者群里,有老师通报,刚刚过境的贝碧嘉台风,把拙政园梧竹幽居西侧那棵古老的枫杨树吹倒了。
心里一惊,不知道损伤得怎么样?死了吗?还是只是受伤?我们还能见到它吗?
到处寻找确切说法,没找到,估计明天会有实况报道。
梧竹幽居是一座有特色的亭子,亭子四面风景,春夏秋冬各有特色,是我最喜欢的拙政园亭子之一。
拙政园一座园林半园亭,全园四十来座建筑,亭子有20座左右(谢老师数到有21座,我曾经数到19座,写过《拙政园中十九亭,亭亭玉立》,受到谢老师夸奖,谢老师可是清华大学古建筑博士哦!)。
而这棵枫杨树,是我第一次听马韫君老师讲拙政园时印象最深刻的。
马老师说,古人选址造园时,首要的元素是古树,因为建筑可以造,池塘可以挖,假山可以叠,唯有古树不可求。
古人没有今人的树木移栽技术,如果原地没有古树,家里想要一棵百年老树,需要爷爷栽树,孙子甚至重孙子才能乘凉。
马老师说这棵枫杨朝向的,是园中夏景,水面上层层叠叠绿色的荷叶中点缀着粉色红色的荷花,而这棵枫杨树,让平铺直叙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半遮半掩地映入人们的视野,韵味无穷。
以上不是马老师的原话,而是我在第一次听说时的震惊和不解之后,一而再再而三踏入亭子里后,慢慢感悟理解的马老师的意思。
真是越来越爱这棵古朴苍老的大树,它曾经真真切切地映入过无数古人今人的眼中。想象一下我们与百年前的古人同看一棵树,就会感觉很激动,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如果此树真的就此永别,那真是太可惜了!
心呢,真的不能放飞,学习的劲头呢,真的不能松懈。
逛了微信,索性就去了抖音。
我本来是不看抖音的,前阶段为了支持一下被网暴的俞敏洪老师,特地下载了抖音,去东方甄选买了几本书,顺便买了一盒石榴。
石榴好看,但剥起来难。今天去抖音看完俞老师的新疆行直播,又听了第N遍的马翔宇的《水调歌头》,清华才子,名不虚传!
刷到了一个剥石榴小窍门的视频,哇,原来可以用小刀在顶头划出一个四方形,把盖掀掉,顺着里面的白衣把石榴皮划开,掰开来,把中间的白衣芯撕掉,然后翻过来拍拍,红艳艳的石榴籽就自己哗啦啦地掉出来啦!(图五)
太妙了!生活如此神奇!
哈哈,所以呢,只要使用得当,抖音也是可以增长知识的哦!
终于从网络上收心,做点正经事。读了四回红楼梦,然后背诗。
我们20多个打卡学习群中,有一个中小学必背诗群,经过两年的学习跋涉,现在正在背高中诗的最后几首。
因为9月9号开启的《唐诗三百首》二班慢班、一班快班效果很好,给了我巨大的启发,中小学诗词班也应该分快慢班,快班适合已经背完全书的学友复习用,慢班适合新加入的学友慢慢攻关用。
前天我建了一个新群“中小学生必背诗二班”,只在我的日记最后提了一句,并把二维码放在九宫格的最后一格,我想试试有多少学友有耐心看完我的啰嗦。
没想到一觉醒来,群里就有了36位学友,感谢这些学友读完我的啰嗦话,并且进群以实际行动支持我!
今天在各群动员忽悠,短短时间汇聚起八十多位学友。我决定赠送80本书给有决心坚持打卡的学友,现在已经报名50人啦!
还是那句话,书不贵,情义深。打卡背诗需要仪式感,我们拿着统一的教材,心里明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就更容易坚持!其乐无穷!
我请佩妮老师担任中小学生必背诗班的班长,她和唐诗二班的班长“我本楚狂人”一样,都是爱学习的年轻人,孩子读小学,她们自己以身作则带着孩子读书背诗,一定能带动更多家长小朋友加入我们的队列,一起享受诗意生活。
我忽悠大家时说,熟背中小学生诗词,可以完胜董宇辉,更可以不做无知无脑的董家丈母娘!
董宇辉最近出错的都是中小学必背诗词,比如“羽扇lun 巾”,比如乱弹《琵琶行》,颠倒《水调歌头》,认真背过中小学诗词,就不会在这种小事上翻船。
其实我不是讨厌董宇辉,我讨厌的是那些无知丈母娘,把一个稍有才华的年轻人捧成圣人然后翻船,简直是用心险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