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心学口诀》度阴山-摘录(一)

《王阳明心学口诀》度阴山-摘录(一)

作者: 云游七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4-09 21:41 被阅读0次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传习录·陆澄录》

度阴山曰:王阳明心学中的“立志”,不是立志做大官、发大财,甚至都不是主张先立志再做好事。王阳明所谓的“立志”,是心中常存善念(念念要存天理),直白而言,就是首先做个好心人。王阳明特别重视立志,几乎把“立志”当成其学说的根基,这就在于:人,必须先是个拥有善意的好人,没有这一点,其他都不必多谈。



求圣人之学而弗成者,殆以志之弗立欤!天下之人,志轮而轮焉,志裘而裘焉,志巫医而巫医焉,志其事而弗成者,吾未之见也。
——《赠林以吉归省序(辛未)》

度阴山曰:立志心存善念的“善念”很宽泛,它可以是悲悯的善心,也可以是完美主义,更可以是圣贤。王阳明说,立志存善念后,你就无往而不利。你要立志做个木匠,那肯定就能成为木匠;你要立志成为医生,就必能成为医生。无论做哪行,心中都要存个天理在。即是说,做任何行业,都要做这个行业中的圣贤。圣贤没什么特殊之处,只是在行业中存天理,以完美主义的心态行工匠精神,做行业中的翘楚。这翘楚就是圣贤,就是善。



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尝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
——《传习录·启问道通书》

度阴山曰:很多人的志向容易失去,是因为志向不真切。好色的人喜欢美色这个志向,从来不忘,那是因为真切。如果你喜欢自己的志向如好色之人喜欢美色一样,那志向不可能坠落。有人说,好色是本能。可优秀的拳击手防御时也是本能,但这种本能是千万次训练得出来的。事实上,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训练成本能。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传习录·陆澄录》

度阴山曰:志向确立后要做的事有两件:一是行动,不停地行动;二是不要总想着志向的实现,只要努力在万事上存天理,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就是立志。耕耘了,必有收获。所以立志就是:但行好事,不问前程。因为前程就藏在你不停地行好事中。

延伸感悟:水到渠成。耕耘的初目的本不应仅为收获。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与黄诚甫(癸酉)》

度阴山曰:你若立志于做道德完人,那来到身边的功名不可能干扰到你;你若立志于建功立业,扬名千古,那来到身边的富贵也不可能干扰到你。所以立下王阳明所谓的志(存天理),你得到的将超出你的想象——既有精神食粮,也有物质财富。



孔训示克己,孟子垂反身,明明贤圣训,请君勿与谖。
——《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

度阴山曰:孔子主张克制自己,认为人要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孟子则认为,事情如果没有做好,就应该回到自身来找问题。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主张的都是,人应该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人生如果真有处世法则,那么这个法则就是:克己和反身。即一切问题都在心上格,在心上寻找答案。



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
——《传习录·黄以方录》

度阴山曰:“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事情的意思,比如洒水扫地是一件事,古人就称它为物。那么所谓“格物”其实就是在事情上正你的念头。洒水扫地就是一件事,我们在这件事上“格”,就是要拿出正的念头:用心来洒水扫地。天下万事,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应对,这就是格物。天下那么多事,我们只要用良知来应对,那就是真格物。

延伸感悟:凡尘俗事莫扰我,愿做庭内扫地僧。



岂是人谋能妙算?偶逢天助及师还。穷搜极讨非长计,须有恩威化梗顽。
——《平八寨》

度阴山曰:阳明心学如何格人生?这四句话就是答案:人在做时天在看,人做得过分,天就会来干预;人即使天纵睿智,算无遗策,也要遵循“人算不如天算”的铁律;阳明心学虽然是门进取的学说,却仍然主张尽人事遵天命;人有千算也算不过天。机关算尽不是长久之计,也不符合天道。我们只能这样格物: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
——《传习录·徐爱录》

度阴山曰:既然所有的理都在我们心中,那就不必被他人所谓的理牵着鼻子走。坚信权威当然好,但不如自己体悟到的学问。我们在拥有了知识和思想后,会在读别人知识和思想的时候有所犹疑。此时,千万别怕,不要认为它是权威,就不敢疑。权威也是人,是人就会有错。不得于心的东西,尤其要注意。“心即理”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延伸感悟:理从不被定义,要有存疑态度。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中秋》

度阴山曰:如果我们只是关注客观世界的那个月亮,虽然有十五的圆月,可也有初十的缺憾,此时,我们的情绪就会被客观的、心外的这个月亮牵着走。倘若我心中是光明的、是理智的,那圆月就在我们心里,每天都是圆月,千古永无缺。心中有光,世界就是光。每个人的心不同,看到的月亮也不同,这就是心即理。

延伸感悟:唯物是唯心历程的必经之路、显化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心学口诀》度阴山-摘录(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mw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