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865836/3519d2607f3fee32.jpg)
我在图书馆,随便翻书,翻到这一页时,整个人就定住了。
为什么要写作?找到了最喜欢的答案——在文字的王国里,指挥千军万马!
翻看的作者是,曹文轩,他在中国儿童文学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荣获了六十余种重要奖项,包含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国家图书奖、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等等。
2016年还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是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以下是他对写作的看法,觉得每一句都不舍丢弃,只好一字一句的敲在这里:
————————————————————————
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
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
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
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物质之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还有,也许我如此喜欢写作——造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满足了我天生向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
人类社会如果要得以正常运转,就必须讲义务和法则,就必须接受无数条条框框的限制。而义务、法则、条条框框却是和人的自由天性相悖的。越是精致、严密的社会,越要讲义务和法则。
因此,现代文明并不能解决自由的问题。但自由的欲望,是天赋予的,那么它便是合理的,无可厚非的。对立将是永恒的。智慧的人类找到了许多平衡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写作。
你可以调动文字的千军万马;你可以将文字视作葱笼草木,使荒漠不再;你可以将文字视作鸽群,放飞无边无际的天空。你需要田野,于是就有了田野;你需要谷仓,于是就有了谷仓。
文字无所不能。
作为一种符号,文字本是一一对应个这个世界的。
有山,于是我们就有了“山”这个符号;有河,于是我们就有了“河”这个符号。
但天长日久,许多符号所代表的对象已不复存在,但这些符号还在,我们依然一如往常地使用着。
另外,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叙述,常常是一种回忆性质的。我们在说“一颗绿色的小树苗”这句话时,并不是在用眼睛看着它、用手抓着它的情况下说的。
事实上,我们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在用语言复述我们的身体早已离开的现场、早已离开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这样做是非法的,你就无权在从巴黎回到北京后,向你的友人叙说卢浮宫——除非你将卢浮宫背到北京。而这样要求显然是愚蠢的。
还有,我们要看到语言的活性结构,一个“大”字,可以用它来形容一只与较小的蚂蚁相比而显得较大的蚂蚁——大蚂蚁,又可以用它来形容一座白云缭绕的山——大山。一个个独立的符号可以在一定的语法之下,进行无穷无尽的组合。
所有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事实:
语言早已离开现实,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个王国的本性是自由,而这正契合我们的自由欲望。这个王国自有它的契约,但我们却可以在这一契约之下,获得广阔的自由。
写作,可以让我们灵魂得以自由翱翔;可以让我们的自由之精神,得以光芒四射;可以让我们向往自由的心灵得以安顿。
为自由而写作,而写作可以使你自由。
因为屋子属于你,是你的空间。你可以在你构造的空间中让自己的心扉完全打开,让感情得以充分抒发,让你的创造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而且,造屋本身就会让你领略自由的快意。屋子坐落于何处,是何种风格的屋子,一切,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当屋子终于按照你的心思矗立在你的眼前时,你的快意一定是无边无际的。
那时,你定会对自由顶礼膜拜。
造屋,自然又是一次审美的历程。屋子,是你美学的产物,又是你审美的对象。你面对着它——不仅是外部,还有内部,它的造型、它的结构、它的气韵、它与自然的完美合一,会使你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的状态。你在一次又一次的审美过程中又得以精神上的满足。
生命不息,造屋不止!
——————————————————
看完这段话,我就认定了,写作将是毕生之追求了。
如果文字就是一个王国,而我就是至高无上的「女王大人」,掌管生杀大权,指挥千军万马,我的地盘我做主,过的那叫一个自由和痛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