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0月26日下午量感的数学与培养策略 ——赵越

10月26日下午量感的数学与培养策略 ——赵越

作者: 19吉林榆树焦艳丰 | 来源:发表于2022-10-28 05:55 被阅读0次

前言,2022版新课标中出现量感

一、为什么增加量感。

1、四大领域没有没置“度量”“测量”为领域的内容。增加了“量感”作为核心表养的表现

量感的多面理解

2.2022版课标:

量感: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在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进行单位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作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定量的方法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3、量感·具体目标,分布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

计量单位:长度、重量、时间、温度,角,面积

量的内容分布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同一体系的计量

4量感 教学的一般策略

倍数,比例问题。

3面积,圆周率

1、重视单位量的感知,建立“量”的表象

《看日历》三上第七单

片段一:小小微课,猜迷语,怎样着日历,唤起学生已有知识,创造学习环境。

片段二:给学生充分表达机会,丰富学生的认识,下面学习做铺垫。

片段三:设计研究方案,通过系统性的动手研究思考发现和交流总结,提炼出知识点的过程。

重视单位量的感知,建立“量”的表象。

课例《什么是周长》

度量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片段一:描—说—量—数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帮助学生认识,抓住周长本质.

片段二:运动认识“周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片段三:实践测量,理解“周长”.

片段四:度量合一,深化“感知”

一、在具体情境中,注重对所测量的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二.经历不同方式进行测量的过程,体会测量的意义.

三.借助熟悉的小方格体会度量就是度量单位的累加,感受: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拓展量的感悟

课例三:《克和千克》

①实践调查:质量单位有什么,有什么作用。

②实践阅读绘本.

③实践;在生活中感知.

量感基本特征:持续性、实践性、非标准化。

量感缺乏带来的问题

1、周长、面积,体积混消

2、问题解决碰运气

3.单位换算有困难。

相关文章

  • 10月26日下午量感的数学与培养策略 ——赵越

    前言,2022版新课标中出现量感 一、为什么增加量感。 1、四大领域没有没置“度量”“测量”为领域的内容。增加了“...

  • 2018 我们和数学有个约会

    2018与数学解题共跨新年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解题方法与策略...

  • 2022-02-17

    史宁中教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 数学主要研究:数与数量的关系、图形与图形的关系两部分,最后归结为“数”。如把图...

  • 增加量感

    那么,为什么要增加量感呢? 数感可以去掉后缀名词;量感不可以去掉计量单位。 小学数学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

  • 育人幼教部教师百日行动

    幼儿数学认知能力发展与培养标准: 一、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二、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三、感知...

  • 计量与计数

    计量与计数都是度量,前者是用计量单位测量,关注量感培养,属于具象度量,后者是用计数单位去数数,关注数感培养,属...

  •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系统与执行

    人类与生俱来有数学心智,蒙氏数学教育的系统与执行步骤是: step1 秩序感与动作逻辑和能力的培养 step2逻辑...

  • 数学的研究对象

    量感与数感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最终的表达形式都是“数”。 传统方法:数形结合(长度...

  • 136|数学启蒙第一步:培养“数感”

    136|数学启蒙第一步:培养“数感” Dr. 魏 2018-01-17 136|数学启蒙第一步:培养“数感” Dr...

  • 14号挑战第20天   【“数学建模”解读及培养策略】

    【“数学建模”解读及培养策略】 (一)内涵解读 1.“数学建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月26日下午量感的数学与培养策略 ——赵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pt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