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自古以来,教育家如同繁星般点缀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他们以卓越的智慧、无私的奉献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后人追求知识和精神的明灯。其中,孔子以其独特的思想、人格魅力和教育实践,成为这些伟大教育家中的璀璨明星。10月16日至18日,我们齐鲁三名工程人选到享有“孔子故里 东方圣城”美誉的曲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师德涵养为主题的培训学习,并参观了孔子博物馆,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智慧和魅力,深刻理解了教育家精神在孔子身上的全方位呈现,且历久弥新。
1.要学习孔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这句话源自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强调了个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谈到“爱国”和“忠诚”,认为一个人应该尽忠报国,为国家尽一份力量。他也提倡人们要秉持“至诚报国”的精神,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当今时代,对于我们每个老师来说,学习孔子这一理想信念,就是要牢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筑牢培根育魂之基,为祖国和人民培养“敢于当担,勇挑重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要学习孔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孔子以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学生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规范。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3.要学习孔子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才能,因此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他提出“温故而知新”,强调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要学习孔子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勤学笃行是孔子学习理念的核心。他认为,学习要建立在勤奋和踏实的基础上,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断向他人学习并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孔子还主张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追求真理、探求事物的本质,要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说只有不断探求真理,才能真正拥有智慧。
5.要学习孔子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孔子认为“仁”的本质就是“爱人”,这种爱不仅是对自己亲人的爱,也是对别人的爱,是一种基于人性和人伦关系的情感表达。在实践中,孔子强调人们应该以孝悌忠信等原则为基础,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以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孔子关注学生的成长,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关注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身体健康等方面。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6.要学习孔子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追求
孔子出身贫贱,三岁丧父,家道中落,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青年时期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他致力于儒者之业,以办理丧祭之礼为生,并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由于与当政者政见不合,孔子曾弃官去鲁,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尽管遭遇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胸怀天下和苍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以传述六艺为终身志业。
伟大教育家孔子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但他即使在磨难和危险面前,也从未丢掉过信仰和追求。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在育人方面的智慧和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我们有幸生逢盛世,更应该学习和践行这些宝贵的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教育和管理水平,矢志不移,笃行不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