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河边散步,凉意渐浓,突然就想起了寒号鸟,觉得自己就象寒号鸟一样,一天天的,那些比较重要的事总是一拖再拖,好像什么也没做,心里不由得泛起了负疚之感,回去要赶紧捋一捋,是不能再做寒号鸟了。
很快就哑然失笑,想起小学时学这篇课文,觉得寒号鸟真是太懒了,任凭冻死也不搭窝,真傻,但寒号鸟究竟是一种什么鸟呢?不记得老师讲过,同学们好像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喜鹊大家都见过,寒号鸟没见过,却成了懒隋的象征,得过且过的成语也来源于这个故事。直到前一段才看到一篇资料讲,寒号鸟其实不是鸟,是一种啮齿动物,学名复齿鼯鼠,它的前后肢长有飞膜,能帮助它快速在树中间滑行,而且长有象飞禽一样的翅膀,被古人误以为是鸟。寒号鸟喜欢在山洞或石崖缝里筑巢,身下铺着干草,到了寒冷的冬季,它会用柴草把洞口封闭,抵御风寒。看来寒号鸟的居住条件也还不差呀。寒号鸟昼伏夜岀,白天在巢内睡觉,傍晚出巢觅食,看来人们只是看到了它白天呼呼大睡的一面了。这么说来,寒号鸟被误解的太深了。
寒号鸟浑身是宝,非常珍稀。不知道现在的语文老师讲不讲寒号鸟的真实面目,我在失笑之余,真该怪自己学习囫囵吞枣,太不善于思考了。但作为寓言故事,寒号鸟鲜明的形象启发了一代又一代人,每当我们想躺平时,每当我们做事太拖拖拉拉时,寒号鸟总是会给我们以警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