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者
【影视】当我们“讨伐”《爱情公寓》时

【影视】当我们“讨伐”《爱情公寓》时

作者: 佐也 | 来源:发表于2020-02-14 21:37 被阅读0次

如果不算1月28日超前点映已经一睹为快的“土豪”们,直到本周二,拥有爱奇艺VIP的会员们才看到了《爱情公寓5》(以下简称《爱五》)的全部内容——说来也怪,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开端,视频手机客户端的VIP效应已经逐步脱离会员本身的含义,全民会员似乎要比预估的来的更早,也更加凌冽——

凌冽的原因有很多——新冠肺炎的来势凶猛,使得全国处于卧家不出门的特殊时期,而《爱五》所带来的顶级流量一定程度上分化了新冠肺炎带来的焦虑,压迫与不安——即使《爱情公寓》系列从来都没有被真正认可过,尤其是在电影版的《爱情公寓》惨淡收场之后,这个十年影视系列似乎走到了他的尽头,就连展博主演金世佳与关谷主演王传君都在贬低这部自己的处子作——可《爱五》还是顶着如此大的压力开拍了,我们很难判断这究竟是不是一种炒作,但我宁愿相信这是一种情怀的弥补或者是补齐遗憾,在经历了种种风波之后的《爱情公寓》系列似乎与这十年间的年轻人一样,都在不断磨砺下成长,也逐渐成熟——

即使他的评分也就刚刚及格。

在学习编导的时候,太多人(或老师)自顾自的讨伐《爱情公寓》,他们大多自称业内人士,是圈内人,自以为有很高艺术造诣。可他们偏偏忽略的是,《爱情公寓》或许在业内人士看起来一文不值,但这世界又哪里是那么多业内人士所决定的呢?没有圈外人的身临其境,圈内人也只是一盘散沙,不值一谈。

毕竟有些时候,情怀是大于影视技巧的。

所谓艺术,就是能带给人一定力量的感性产物,或许有些时候作者无非只是宣泄自己的情感,亦或是作者只是为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可他们的作品却依旧能打动这个世界。

而《爱情公寓》带给观众,去洗礼世界的,恐怕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

“才发现,原来生活的温柔就是: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最爱的人就在对面。”

(一)

“《爱情公寓》被人所纪念的,可能就是因为它拥有最纯洁的爱情了吧。”

大结局时,有一条弹幕吸引了我,茫茫弹幕或许这一条小小白字并不那么耀眼,可却真实至极,以至于最后的歌舞场景都没那么入眼——作为一名半成品的编导生,在学习了一些影视知识后忽然发现自己变得不会写影评了,似乎自己的影评论调或者自以为的文学美感在专业性面前被抹平殆尽。可《爱情公寓》的情怀属性太强势了,以至于如果用客观来评判这样一部电视剧反而抹去了其艺术价值的一面——

可追根究底,很多人都不领情于《爱情公寓》系列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对于情景式喜剧的中西方文化理解差异——或者是对于喜剧影视的不理解,使得很多“专家”更看好严肃影视。而人们讨伐《爱情公寓》的点也不仅仅只在于喜剧,还有对于爱情的嗤之以鼻——或者是延伸至对于青春剧的否定,认为这种剧除了功能性快乐与生理性放松之外,毫无价值。

但当我们在讨伐《爱情公寓》时,却往往忽视了一点,这部剧究竟能否与其他国产青春剧相提并论?哪怕抛开影响力来说,《爱情公寓》是否中国?

《爱五》的大结局中,曾小贤与胡一菲设想的结局里包含了像《老友记》这样的欧美名剧的结剧表达,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自黑(包括我自己),而这种反击质疑的方式,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宣誓着《爱情公寓》并不中国,分季的播出形式在中国影视剧中鲜而有之,而内容中对于小人物的呈现也并非那么现实,甚至有些天马行空,这样的演绎方式似乎并不符合中国传统青春影视剧中你情我侬或者为爱纠缠发生的矛盾,而《爱情公寓》里的爱情很是纯洁,没有友谊插足的尔虞我诈,也没有一蹴而就的爱情,每一条线都很饱满(当然美嘉与子乔,小贤与一菲里对于他们怎样在一起还是留有一些遗憾),而且不光如此,在《爱五》中更有了新的突破,无论是对于三个不同阶级的年轻人的站位与对爱情的了解,还是现实问题的处理影视剧的立意更为下沉,都显得成熟很多。

可惜,《爱情公寓》的内涵与进步却被夸夸其谈所盖过风头,甚至很多人将言辞隐匿于对于《爱情公寓》这个名字的批评,言之“肤浅”之辈可能都没有认真洗品这部影视,只空留下好嘴皮,却无好身手。

当我们在讨伐《爱情公寓》时,那种浮躁,那种焦虑,只能反映出目前影视艺术行业的浮夸,与皮毛。


(二)

终于将要表达的较为客观的内容说完了,如有不公不正,也请文下留言提示,以便交流学习。

而接下来,就要谈谈感性的内容了。

坦白来说,我很反感爱情主义盛行的艺术——也并非是全盘否定,像《挪威的森林》这样的爱情就显得点缀世界不少,只是那些浪漫虽好,却也浮沉太多,富二代?白富美?高富帅?金钱主义下的世界连爱情都显得太过于苍白。很痛心的一点是,大多年轻人的爱情观以影视爱情为奠基,显得过于“幻想”,过于现实。

而转变来自《爱情公寓》——虽然这部剧要比我的青春更要年长,当它大结局时难称得上是我的青春的结束,但《爱情公寓》却在我的世界里留下了厚重的一笔——尤其是《爱五》,或许到了十八九岁逐渐懂事的年纪,再去看一部喜剧就不单单只有欢笑那么简单了,我开始更多去思考《爱五》所呈现的大城市小人物,或者恐惧,亦或者憧憬。

而在整部《爱五》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反而并非是成果饰演的诸葛大力,而是家庭不和很早混社会的年轻女主播咖喱酱,她是缩影,也是一种当代平凡的诠释——富二代里富有才华的海棠与00后天才大力都只是我们幻想的美好,而咖喱酱太现实了,现实到看到她不假思索脑海里就能蹦出几个一样的人——或者朋友,或许亲朋。

可咖喱酱的经历又是这样的人内心真正期盼的——或许没有得到过亲情,又或许被爱情狠狠扇了几个耳光,可友情却最终降临,她告诉你,不要怕,大家都在。

或许友谊的温暖并不像亲情那般伟大,也不似爱情那样轰烈,可友谊却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或许无声,或者无力,却总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予人最大的慰藉。

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就在中午的时候,在我因为学业而有些苦恼不知所云之时,忽然一个女孩的简单问侯,就在这不经意的时间缝隙中感动了我——

“挺住,你会感谢自己的。”

《爱情公寓》的魅力不仅仅是爱情的纯洁,更可贵于“这世界不止有爱情”的情感风暴,那份可贵的友情是人人羡慕的自白——毕竟友情中也有过虚假,更有过欺骗,可也有陪你闹逗你笑,守护你最后童心的人,而《爱情公寓》则在这个恶意纵横的时代保留下那隐约的善意,放大,让无数人看到,让无数人再次拥有了向往,憧憬这一系列美好词汇——

毕竟,连再风流的吕子乔,也会有浪子回头的那刻。


(三)

可作为一个简简单单写文章的人,赵海棠的心智却与我最像——像到了我与他之间就差家缠万贯了。

其中有一集讲子乔当父亲后很是焦虑,而原因只是因为海棠写了一部没有什么人看的自以为属于严肃文学的小说,我忽然倍感伤感,也就脱离了导演的本意——去关心一个父亲的责任与焦虑——而是选择去思考,去选择文学,成为赵海棠式的人物,究竟对不对。

赵海棠的家事显赫,他有着富二代的烦恼,不想被人说是靠着父母而活,可富二代这个身份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而我像是寒门中的赵海棠,似乎空有对于艺术价值的追求与理想,也尽力付出了行动,也会安慰自己艺术价值并非人人都懂,可艺考的失败似乎在告诉我如果你专注的艺术不受主流接受似乎就是一种被笃定了的失败——

如同赵海棠来说,他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亦同于我,也想不靠别人而活,并且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海棠的艺术让他失去了很多,在无数人眼中他或许就是一个怪咖,就连他的老师胡一菲也并不赞赏他的艺术方式——或许太过于夸张与玩笑,但似乎现实比这更要严重。导演或许把海棠看成了自己,同样的艺术抱负,却输得一无所有,到最后,只有钱来抚平伤痕,抹平泪珠——

钱很怪异,明明人人都争得想要,可得到后,只剩下孤独与伴——友谊孤独,身旁的大多看重的是钱本事而非人,爱情亦然,而亲情又可能缺失,遗憾落寞,无人诉说。

海棠向现实低头了吗?

比起所有人的归宿,只有他的结局是开放式的,没有人知道他会不会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也没有人知道他会不会与父母修缮关系,我们唯一知道的是——

他看似低头了。

他貌似成长了。


(四)

如果用一个词定义一部经典,适用范围是所有,我会选择值得。

为爱值得,为友值得,这世界有太多令我们值得的事,也有太多令我们放弃值得的原油典故——可后者终归是个梗,一个玩笑,三五成群就那样过去了,而值得的,却是我们内心的小九九,可能一辈子,也只会给一两个人分享。

《爱情公寓》如同经典,或者经典,似乎经典。

我无法用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爱情公寓》,因为这其中,主观因素太多了,当情怀占据了神经,也只能放弃评判,留给时间,大浪淘沙,终会有结果。

“爱情公寓,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时代。”

这个十年,这个世界发生了太多变化,从小灵通到微信普及,我们见证了太多人情世故,却总在刹那间忘却了自己,失去了本我,只为了欲望拼搏,却忽视了身旁的人——

而这种漠视,或许才是那么多人“讨伐”《爱情公寓》的原因,因为他们害怕,因为他们畏惧,因为他们不敢面对,因为他们难以接受。

也该说再见了——向着过去十年告别,向着十年间的你我他,在这情人节告白……

再见,爱情公寓,

再见,所有人的青春……


by 落目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视】当我们“讨伐”《爱情公寓》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qs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