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教育,不仅仅能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还可以帮助人们寻找到生命的价值。我把它叫作:幸福的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
作者三川玲和白滔滔夫妇,将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集结在这本书中,用深刻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了教育、成长、学习和教养4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当作是父母的枕边书,当我们在教育儿女方面有疑问或困惑时,都能给我们新的启发。
学校教育重要,还是家庭教育更重要呢?
当代的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可谓是操碎了心,拼上老命,从胎教到早教,再到培训班、学区房,每一个环节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平时茶余饭后的谈论焦点也是该给孩子报什么班,选什么学校,殊不知,这种思想不但给自己给家庭造成了负担,更是让孩子超负荷成长,使得整个教育得不偿失。
我们以为要上一个好的幼儿园才能去好的小学,好的中学,乃至好的大学,好的工作和好的人生,每一步都不能错。但其实不是,像以上说的环环相扣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学校里的暂时性成绩,都不能决定一个人最终的成就。我们参加同学聚会就会发现,以前在学校成绩不突出的很多人,大多现在过得都很好,有些甚至比成绩拔尖的同学更有成就。
这就说明,一时的成就并不能说明什么,真正决胜千里的,是那些不用考试的能力,比如好奇心、沟通能力、好品格、好人缘、好性格等等。
如果我们的孩子拥有了以上能力,根本不需要担忧孩子的未来,他们自会有强烈的欲望去获取世界上的任何知识和财富,会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去做那些大格局、大担当的事情。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一段亲密积极的家庭关系,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投入。
我们都听说过“原生家庭论”:原生家庭遭遇过重大变故、父母夫妻关系恶劣的孩子,成年后也会将这种原生家庭的殇带入新的家庭,甚至选择不结婚来切断这种轮回。
所以,比购买学区房、想办法让孩子接受课外培训班更重要的是,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经营自己跟伴侣的关系,经营自己跟孩子的亲密关系,给孩子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相处模式,这才是我们送给孩子最美好的礼物。
除此之外,父母对孩子最好的付出,是做好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把时间和精力偏重在孩子身上无可厚非,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更应该保持自己的学习,要跟上孩子进步的节奏,共同学习,一起成长,这样我们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千万不能把习惯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都交给学校,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当面对身边的人都在拼名校名师、培训班兴趣班、竞赛考级时,我们千万不能被迷惑了,而要问问自己,我的孩子真的喜欢吗?这样真的对他好吗?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呢?
本书作者提出,家庭教育并不是指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物质条件,而是作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构建怎样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和人生志趣。
所以,当我们上不了名校,那就给孩子买很多的书籍;不上培训班和兴趣班,那就经常去博物馆、美术馆;不送孩子去国外演出、比赛,我们可以利用周末、假期去野外运营、露营;不请私人教师一对一教学,可以配孩子一起看书,讲故事,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
对于养育孩子,真的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才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做法,不随大流。
世界上存在“标准小孩”吗?
妈妈们聚在一起时,总是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比如,我这孩子挑食不长个不像你家的;我的孩子太害羞,见人不打招呼;我的孩子就是有多动症,没一刻停的下来......
当我们在说这些的时候,到底是跟什么在对比呢?有统一的标准码?世界上真的存在标准小孩吗?
没有!世界上只有一个孩子,那就是你的孩子。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去维护和顺应他的天性,而不是约束他按照一个标准的模式去成长。
我们不是陪孩子写作业,而是陪伴孩子玩游戏;不是训斥孩子不听话,而是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是撕碎孩子的考卷,而是陪孩子阅读;不是逼孩子成才,而是给孩子足够的成长时间......
世界上不存在标准小孩,但是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应该培养这6种能力:自我认知、爱、运动、生活、时间管理和财富管理的能力。
认清了自己,才能找到人生的钥匙;有了爱的能力,才能感受和接受他人的善意,宽容地对待这个世界,这是沟通、情绪和心理健康的保证;运营,能够塑造健康的身体和磨练性格,比如抗压、坚持和团结协助等;会生活,人生才完整;懂得时间管理,才能在同样的时间里,赢得效率;好的财富观,是幸福的保障。
怎样让孩子喜欢学习
很多家长都会感到,让孩子好好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不应该是“让”孩子喜欢,而应该培养他“喜欢”,这是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没有人喜欢被压迫着做一件事情,孩子尤其是这样。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营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建立孩子的自信,培养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养成学习的习惯,找到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幼儿期,鼓励孩子尽情地尝试,在不同的领域内挖掘自己的天赋;在青少年时期,培养自己的兴趣,围绕兴趣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尽早地寻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发现了没,最重要的是“鼓励”、“陪伴”、“培养”,而不是越俎代庖,帮他做,或者帮他选择。
最后,要想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幸福,我们就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爱,这是幸福的奠基之石。我们要发现和保护孩子发自内心的兴趣,那是幸福的源泉。我们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那是幸福的学习。我们要让孩子拥有任何情况下都能生存的能力,那是幸福的保障。我们要让孩子拥有使人幸福的能力,那是孩子获得幸福的途径。
我们相信,有一种教育,是可以让每个人都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