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石头记》回评1

《石头记》回评1

作者: 大魔法师SS | 来源:发表于2017-02-18 20:34 被阅读0次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一回都知道是很重要的。目前流传的脂评本和程本在第一回有个重要的不同就是石头和神瑛侍者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个还是两个。脂评本是作为两个,而程本是作为同一个处理的。我是认为石头和神瑛侍者是两个不同的所在。石头和侍者分别是表示灵性和肉型。两者和在一起才是宝玉这个人的完整体。宝玉的心性是已经产生了灵性的石头所赋予的,而宝玉的人形则是侍者所投胎下凡所生。性和型的分离统一,我觉得也可以放在宝钗和黛玉身上。黛玉是心性,宝钗是凡体。宝玉最大的心愿其实是将宝钗和黛玉统一在一起的,所以才有幻游时候的兼美。当然,宝玉退而求其次的则是心性在肉体之前的。黛玉和宝玉是心性相契合的。黛玉是绛珠草化成人形随神瑛下凡,为何神瑛是肉体而绛珠是心性呢?第一,神瑛本就是人形的,而绛珠则是脱离了草胎汲取了日月精华化为人形的。第二,绛珠本是草,而玉本是石头。两者本都是无生命的。而后面宝玉口中所称的正是“木石前盟”,可见木和石是对应的。第三,虽然宝玉和宝钗之间所谓的“金玉良缘”一个金一个玉也都是无生命的。但是玉只是石头的外在表象,同样金也是锁的外在表象。不是本质。同时说“木石前盟”,这个盟字很妙,因为“盟”是有主动的意味,有着动作在里面。“盟”是有基础的,是基于相互的认同感,也是要达到彼此的统一。也即是说木和石是被赋予了人性的,是比拟为人的。而良缘只是说明一种关系状况。人和人之间可以有缘分,人和物之间也可以有缘分。况且缘分是没有什么主动和被动的,是被认为是天然的,天命。正因为黛玉代表了心性,宝钗代表了凡体,所以黛玉身上更多有种任性、自私;而宝钗身上更多一些圆融和世故。宝玉是所谓的“意淫”——心性第一,所以他是想着和黛玉一起的,但是最后他和宝钗的肉体结合也是必然的,因为在凡间,只能是肉体的结合。

    黛玉和宝玉是什么关系?情爱关系?应该更偏向于是知己关系。这是宝玉自己说的。同时三生石的故事原型中,圆观和李源也是知己关系。虽然这里,三生石主要还是在述说轮回,但是这种知己观也应该是有的(台大欧丽娟持这个观点)。且在神瑛和绛珠的故事中,我们也看不到情爱缠绵。故事只是讲绛珠要报恩要偿还灌溉之水。而不是两者在私定终身。同时这种施予和报偿行为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而情爱则更偏向于是感性的行为,情爱关系是有着对方能对自己付出行为所回报的强烈的愿望的;而知己关系则不是的,自己关系是不期待什么报偿。自己的行为不过是基于对对方的认同。神瑛浇水,是认同绛珠这只草——或是喜欢它的颜色,或是喜欢它的形状,或是喜欢它的气质。神瑛没有想过要从绛珠这里得到什么回报,他只是对它有认同感。而绛珠的报恩,固然是对神瑛的报偿,但是就绛珠而言,她的报恩行为是不需要神瑛什么回报的。她也是基于对神瑛浇灌行为的认同。神瑛的这种给予行为也正是宝玉的“情不情”——不以回报为要。而绛珠的报偿也是和“情情”相应的——黛玉唯有认同方才给予。

    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人引出了整个故事,一方面是真事和假语的对立,一方面也是心境的对立。甄士隐是隐士,无意于功名。而贾雨村则是热衷与功名。甄士隐鼓励赞助贾雨村,是君子成人之美。贾雨村不辞而别正是急匆匆寻觅功名。甄士隐比较随性,而贾雨村则是很是细心。丫鬟看了他两眼,他就记住了,直到回来还是恋恋不忘,且认了出来。贾雨村也是有一片的痴情在里面。

    世上之人,唯有经历过了才觉得好就是了,了就是好。没有那些南墙撞头,哪能这样明了。解脱?该经历的都经历了,鸡飞蛋打也好,黄粱一梦也好,都是破了以后才笑笑叹一声,原来如此,看罢了,人生不过尔。甄士隐老爷,若不是走失了英莲,走火了屋子,寄人篱下,何能这样的明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头记》回评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rd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