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楼梦》black—box 1
《红楼梦》点评27-1:《石头记》第一回诗词歌赋综评

《红楼梦》点评27-1:《石头记》第一回诗词歌赋综评

作者: 王科丁 | 来源:发表于2022-11-11 16:52 被阅读0次

    点评二七:《石头记》第一回诗词歌赋综评

    (红楼梦诗词歌赋系列二)

    按:本篇写于《石头记》开篇第一回结尾处,主要介绍第一回诗词歌赋的格律,并作简单剖析

    古时的文体,大约十六种,表、说、记、铭、序、辨、传、诏为应用体裁,神话、寓言、诗歌、论疏、书信、赋文、散文、骈文等为文学体裁。诗歌、赋文又并称为诗词歌赋,其中又包括很多小类,我们在点评过程中逐一作介绍。

    一、诗

    言说心志、抒发情感的押韵文字,我们统称为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有不同的体式大约五种。

    一是古诗,在三国之前流行,大多为四言,不限格律,不限长短,但有韵。如《诗经》中所载三百一十一篇,三国时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便是这一类体式的代表。

    《龟虽寿》(集赵孟頫字)

    二是乐府,在秦汉时流行,宋之后便很少有人作乐府。乐府是秦汉时所设立的官方管理音乐的机关,主要职责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并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乐府较古诗更为自由,二至八言均用,甚至混合使用,以五言为主,句子长短一致的为齐言,不一致的为杂言;不限格律,不限长短,但有韵,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也有隔两三句才押韵的。如《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便是这一类体式的代表。

    三是古绝,起源于三国,流行于两晋南北朝至唐代初期。四句一首,为断句,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诗,题为“古绝句”;四句之后如果还继续写,称为“连句”或“联句”。以五言、七言二韵为主,不限格律,大多为四句即止。如曹植《七步诗》便是这一类体式的代表,后来经过鲍照、谢朓、庾信等人的发展,从稚嫩至成熟。

    四是律诗,起源于唐代,一直流行至今。唐诗在古绝的基础上,限律限韵(平水韵)。常用的有五种: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绝为四句,律为八句,排律不限。每一种都有四种格式,以首句起收进行区分:平起首句押韵、不押韵,仄起首句押韵、不押韵。四、八句的不允许转韵,排律或一韵到底,或允许转韵,转韵时两韵一转或四韵一转。

    五是现代诗,起源于民国,流行至今。现代诗即是以白话文写诗,不限句式、不限长短,起初是有韵的,象是赋文体的白译,随着发展大多韵已不在,与散文接近。

    第一回有诗六首,具体如下:

    S1浮生着甚苦奔忙(韵),盛席华筵终散场(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仄平(韵)。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仄仄平(韵)。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格律:七律,平起首句押韵式,平水韵下平七阳。律诗创作有三个要点:一是不允许重字,本诗苦字重复;二是句式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字处虽说不论平仄,但一般都分明,应平而仄或应仄而平的称为拗句(自救句),本诗二句终字处可平可仄,但用仄更佳;三是分首(一二句)、颔(三四句)、颈(五六句)、尾(七八句)四联,一般遵循起、承、转、合的叙事、抒情规律,颔、颈两联必须对仗工整。

    赏析:本诗作者为脂砚斋,是《石头记》全书的情节反映、思想总结、作书本旨。奔忙、散场、悲喜、一梦、啼痕、抱恨都是书中情节的反映,奔忙、悲喜是前八十回情节,散场、一梦是八十回后情节,啼痕、抱恨是作书之前的反刍情节,尾联是作书时的情节。本诗的思想,同《好了歌》《好了歌解注》是一致的,都是告诉读者:荣华富贵是过眼云烟,喜怒哀乐回想起来也是荒唐事情,以致后来悔又无益、愧则有余的无可奈何。尾联告诉读者,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字字是血,是警世、是教训,作者十年的辛苦,重用一苦字,是希望读者不要草草读过,辜负了作者的苦心。应以观他人苦痛,解自己苦痛的眼光去看《石头记》这本书。

    把生活过成诗(沈复《浮生六记》)

    S2无材[才]可与[去]补苍天(韵),枉入红尘若许年(韵)。

    中平[平]中仄[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仄平(韵)。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寄[记]去作奇传(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仄平平(韵)?

    格律:七绝,平起首句押韵式,平水韵下平一先。七绝创作有三个要点:一是不允许重字,本诗若按通行本将“与”改为“去”,则与末句中的“去”重复;二是句式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字处虽说不论平仄,但一般都分明,应平而仄或应仄而平的称为拗句(自救句);三是全诗必然是四句,一般也遵循起、承、转、合的叙事、抒情规律,四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赏析:本诗作者为石头(通灵宝玉),前两句讲述的是石头自己的经历,后两句写的是石头对这部书的期望,当然这也是作者借石头之言反照自身。通行本改了三个字,虽然于格律无关,意思却有些偏差。“材”字作者意在讽刺上层建筑所需治世良才,是没有思想如木头一样的“材”;“与”是参与,没有“去”字那么霸气,但作者意在讽刺清朝初期歧视汉人,特别是明朝遗老,连参与的资格都不给予;“寄”字是作者对本书的传播期望,希望能够远远传播,而不是记一本摆在家里自己赏玩的意思。请看点评十二《<石头记>的故事来历说了些什么》第三部分。

    (未完待续,水木森【水目人曾】)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即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点评27-1:《石头记》第一回诗词歌赋综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xt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