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员情况
10月完成课时共7课,总时长14小时,应出勤 93人/课,因病、因事请假共计117人次,退队2人,出勤率82%。
二、课程情况
本月属于逐梦种子队第二阶段的选拔,也是队伍建立的初期阶段,我们主要教会了孩子以下几件事:
1,无规矩不成方圆
一支球队的战斗力不光体现在球场上,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节课我们就规范了个人物品的摆放,整齐划一,有纪律的球队才有有战斗力。
2,“玩”篮球与“学”篮球
大部分孩子对篮球的认识,在“玩”上。认为打篮球就是和好朋友一起在球场上玩游戏,所以对于训练,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课堂纪律兴奋到收不住。在这个月中,教练所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先认识到,你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玩的,球场和操场不同,既然来学习,就要带着学习的态度,收敛情绪,谦虚端正,听清指令,认真对待。
3,课堂基本规矩
教练讲话时不许运球,上课时不许蹲或坐。这两条规矩应该刻在每个孩子心里了,这个要求不光是引导孩子们对自身的管理约束,更是对队友的负责。教练讲话你听懂了,开始做了,但其他同学或许还没听懂,你运一下我运一下,球场空旷声音明显,其他没明白的同学怎么办?要学会关心他人。
4、我们是一支队伍,一个整体
因为一人的失误,球输了,输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我们整个球队。因为一人的发挥我们赢球了,领奖牌的也是我们全队每个人都有。所以,我们是一个集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逐梦种子队第一次的挨罚,就是因为总有同学忍不住在上课时趴在地下,教练提醒多次无果,那我问大家,为什么你看见队友犯错了不提醒规劝?将来球场上他犯错害大家输球你也不管吗?这不是集体所为。而犯错的同学,你是否想过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你的球队,你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个人荣誉,更是集体形象。所以那天,因为个别同学的犯错,我们集体挨罚无一例外。无兄弟,不篮球,我们都是一家人。
5、听到和做到是两码事
不少孩子是认认真真走过场,一看就会,一做就废。这部分孩子的问题在于他无法把头脑里的思想和现实结合在一起,他们浮躁的“活”在头脑层面,很少停下来认真考虑到身体。这部分孩子,我们教练会通过肢体的接触,捏捏他的胳膊,碰碰他的腿,让他感受到:我改用这只手运球,或:应该迈这条腿。让他更稳定的解决问题。
6、三人行必有我师
教练教,要学,队友做,要看,能帮别人挑出毛病自己就不会犯错,能看到别人的好才能明白自己的方向。我们希望孩子的学习方法不仅仅在单纯的我说你做,而是多方位多角度多维度的学习。这也是我们球队今后要鼓励孩子的学习方向。
7、有效沟通
有次我们玩了一个小游戏,需要孩子们之间相互协调,有些孩子是比谁声大,谁声大听谁的;有些孩子是不吱声,别人怎么说我怎么做,错了就错了;还有些孩子,先倾听,对了我就不说了,错了我马上指出。在球场上,瞬息万变,学会在关键时刻有效沟通才能收获成果。 以上7点,是我们在上月中带领孩子学习到的,那么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会把精力一点点从落规矩,教方法,逐渐转换到更多的球技指导上。各位家长不要着急,学习基础打好了,上层建筑,就是分分钟的事。
在这第二阶段的筛选中,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适应课堂适应训练,也是适应教练的职教方法,作为教练,也在摸索着孩子们的情况,在本学期中,我们都会按照这样的模式继续相互了解,预计在下学期开学时完成第二阶段筛选,建立初步的校队雏形。也请家长们配合孩子的训练与作息,随时交流情况,我们愿与您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