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朱自清《给亡妇》有感

读朱自清《给亡妇》有感

作者: 景天雪见 | 来源:发表于2022-04-15 22:21 被阅读0次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给亡妇》,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先生对亡妻武钟谦女士的无尽忏悔和深深悼念,其深情程度与苏轼的悼亡妻词《江城子》不相上下。

散文的写作背景却是朱自清与新女性再婚后发生矛盾,而去怀念亡妻的好。不禁感叹,人们总是在现任这里碰壁了才会想起前任的好,总会不自觉把现任跟前任相比较。

对于朱自清先生我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课文《春》的作者简介,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不吃美国救济粮的事迹。这篇散文让我从婚姻生活角度了解了朱自清先生不为人知的一面。

文章通篇都在感激武钟谦女士任劳任怨的付出,短短十二年婚姻生活,十一年间生育三男三女,孩子和丈夫占据了她的全部。比如换金镯子资助丈夫上学读书,比如逃难也带着丈夫的书,即使那些书在朱自清先生看来“丢了也并不可惜”。因为朱自清先生害怕听人生病,即使生病了也不开口。因为舍不得花钱,把肺病拖成了不治之症,最终在三十一岁与世长辞。

朱自清先生与武钟谦女士的结合是没有感情基础的包办婚姻。武女士虽然不是文化人,却被丈夫的才华深深吸引。正是基于这种崇拜才让武女士甘之如饴地为他生育六个子女,即使耗尽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还在为孩子和丈夫考虑。

在这场包办婚姻中,朱自清先生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因为妻子武女士把大后方料理的极为妥帖,他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了他还呻吟不绝,闹伺候他的人。而妻子因为承担了所有家庭琐事,身体透支过度,经常生病却不敢开口,就怕打扰到丈夫,更怕孩子无人照顾。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谁更爱谁。

民国时期的爱很纯粹,真的是嫁鸡随鸡。时局不稳,朱自清先生去哪里,武女士便带着孩子追随到哪里。没有那么多的物质算计,一门心思把小家经营好就是主妇最大的愿望。可以说,朱自清先的文学成就中,有一部分功劳是属于武钟谦女士的。

朱自清先生守了一年空窗期便又与新女性再婚了。那种为了纪念亡妻终身不再娶的情节可能只存在唯美言情小说中。基于现实生活需要,理性的男人会很快再婚。不能说薄情,只能说养育六个孩子的生活压力让他没有时间沉浸在失去的悲伤中。

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才是最明智的。不要等她不在了,才去怀念她的好。被偏爱的那方也要适可而止,人的心理承受力和身体抵抗力都是有极限的。当生活的重担全部都倾斜在一方肩膀,当一方不堪重负时,这段婚姻也就快走到尽头了。

     

相关文章

  • 读朱自清《给亡妇》有感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给亡妇》,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先生对亡妻武钟谦女士的无尽忏悔和深深悼念,其深情程度与苏轼的悼...

  • 读朱自清的散文《给亡妇》

    真的很感动,字里行间都是深深的情义。他爱她。她生前非常辛苦,照顾众多子女,做家务,躲战乱,都是一个人扛,还为他操心...

  • 读《给亡妇》有感

    今年买了本《朱自清散文选》,把书放在床头,闲着的时候随手拿来,欣赏和阅读大师的佳作。当中有一文《给亡妇》,我仔细阅...

  • 潭柘寺的春

    无事翻看朱自清散文,愿意反复玩味《荷塘月色》、《春》、《给亡妇》等名篇,但都不如读他的一篇游记《潭柘寺 ...

  • 她这一生,虽未与丈夫琴瑟和鸣,却拥有丈夫最完美的深情

    初读朱自清的《给亡妇》时,不过十五六岁,虽然知道这是一篇作者写给自己亡妻的祭文,其中满含作者的深情,可如何深情,深...

  • 胡思乱想

    闲着无事,翻开《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刚好翻到朱自清的《给亡妇》这篇文章,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构思巧妙,...

  • 害怕爱上像朱自清这样的人

    朱自清写的《给亡妇》是给亡妻武钟谦女士的悼词,第一句他这样写到:“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真的...

  • 父亲节有感

    今天课上给学生赏析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初中时读朱自清的《背影》,只有枯燥的课文分析,从来没有感动,并且对朱自清的...

  •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5)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三年,在卢氏去后第三年的忌日那天,纳兰写下了《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

  • 《给亡妇》与《槐园梦忆》对比

    二、同为悼妻文朱自清的《给亡妇》与梁实秋的《槐园梦忆》有何异同点? 同:两篇文章都为悼念逝去的妻子而作,情感都非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朱自清《给亡妇》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tc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