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翰林集序》记载:“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宗。”
从记载可以看出,李白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长子李伯禽(明月奴),长女李平阳皆为许氏所生(其母许氏于公元738年去世)。
次子李颇黎为庶生,其母鲁一,后在安史之乱中和李白离散,故不为世人所注意。
终娶于宗意思是最后一次结婚是和宗氏,这里有个浪漫的故事,后人把它叫“千金买壁”,感兴趣可以搜来看看。
李伯禽
关于李伯禽,也就是明月奴的解释,过范震威的研究,明月奴,就是“明月儿”或“小明月”的意思。
李平阳
李白给女儿取名平阳有两个意思,一说是唐朝著名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柴绍之妻,在丈夫与李唐大军打天下时,组织了娘子军,为巩固后方,支援父兄丈夫的事业,立下了显赫的功勋,从而名垂青史。
二说平阳是山东鲁国地名,伯禽是鲁国第一代国君。
李颇黎
李颇黎,颇黎是西域的一座产神马(汗血马)的山名,它的出处在《新唐书·西域下》,而且“颇黎”和“玻璃”在一段话中同时出现,从而排除了颇黎就是玻璃的谬误。颇黎为西域的一座山名,是李白研究中的首次发现。
《赠内》
李白还写过一首《赠内》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未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说的就是李白嗜酒如命,日日烂醉的他,对家庭成员的照顾难免有所缺失。
《百忧草》
公元757年,李白57岁,在永王军营,永王擅自引兵东巡,导致征剿兵败,李白作为幕僚在浔阳入狱,李白被关进浔阳监狱时,有《百忧草》一诗说:“星离一门,草掷二孩”是说他流放上路之时,长子李伯禽,长女张平阳还在东鲁,母亲早亡,又遇到李白这么不着调的父亲,童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李平阳摊上这样的父亲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门有车马客》
公元758年,李白已经五十八岁,自浔阳出发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径西塞驿(现在的武昌县东),到江夏访李邕故居,登上黄鹤楼,眺望鹦鹉洲。与此同时,有一首诗《门有车马客》中说:“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让儿子打扫院落、中堂,便于同客人说话,这个儿子很可能就是伯禽。
《早发白帝城》
公元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李白从流放转赦免,重获自由。
他随即顺着长江而下,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游谢氏山亭》
公元761年,李白去世的前一年,在《游谢氏山亭》中提到:“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意思是说大醉之后乘着月色回家,远远看到儿子在家门口等我,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可见在李白去世前,伯禽一直都陪伴着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