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甘肃,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落后贫穷,苦瘠天下,这无可厚非,自然使然吗,但是甘肃也有牛的,天下没人敢说甘肃人没文化,这也是事实。
甘肃的文化不是有几所985大学,出过几位连中三元的状员,更不是有几位放浪形骸的癫狂文人传下几段风流佳话、轻薄文名。甘肃人的文化深藏不露于每个人、每个家族、每个社会单元的根深处。
首先甘肃的文化根源纯正,论学必孔孟之道,讲史必春秋正义,写字必颜柳正书,持家则必朱子家训;异端诡论,轻佻糜风,妖言惑众,哗众取宠之说从来难登广众大堂之前。
在陇东定西、通渭一带,家家堂屋正中都悬挂一幅中堂字画。中间主轴通常写一篇巜朱子家训》,《诫子书》,巜陋室铭》,或家传祖训等,两边则配一幅对联,常是劝学、尽善、厚德、治世的至理名言。这样一幅中堂字轴,行列齐整、字字珠玑、正楷正画、一丝一毫几近完美。光看这字、这文就知道这是耕读传世的正经、正派人家。出入这平常之家之人,虽身着粗布麻衣,口食粗粝淡饭,安知其不心怀天下,身系苍生,其子弟不是栋梁之才呢?
我有一位老家通渭的同学,家中就挂着这样一幅中堂字幅,我十分喜欢,想让他也为我求这样一幅来,问他了几次,都没有爽快答应,一次开玩笑说:不敢打应,是不是怕不给钱。这一说可惹恼了他,才说出真相。原来在通渭,真正好的中堂字幅,是很难求的,不是悬挂在字画店里的商品。一幅能挂得出的好字,写字的人必须要够这三样:人品端正,字要有功力,身体还不能有残缺。要写出好字,须先选定上好的纸墨,写字前要洗沐正衣,静心养气,先在纸上打好暗格,在胸中反复勾勒谋片布局,然后才能凝神静气地一笔笔地书写,每天也只能写几十字,或更少,甚至几天下不了笔。同学说他挂的那幅字,是历经三个月才写成的,听后不觉长叹。但同学也说到庆幸的一面,在通渭书家只要满足上面三个条件,写字的人并不分尊贵卑贱,字写得好,功力过硬,就能挂得出,这里的字不讲阶段出身,书法名家是靠写出来的名家。
全世界都知道甘肃有个敦煌莫高窟,里面壁画淋廊满目,飞天彩带飘舞飞翔极乐天际,彩塑栩栩如生多不胜数,辩经图,狩猎图惟妙惟肖穿越古今时空,再现当年胜景,整个洞窟包蕴了千年历史文化,成为教科书的历史档案。
敦煌在甘肃的最西面,很遥远吧,当你徜徉在敦煌的街道上,游历于栉比鳞次的画廊,雕刻房,手工布艺坊,古董小滩,看到正在雕刻着的一幅木版巜骆驼沙山图》,在雕刻师傅的手中神奇现显,不觉会被敦煌如今浓郁的文化气氛所感染,置身于一个浪漫美妙的文化长廊之中,一座雄壮旑旎的文化圣殿之内。
敦煌有一个十分活跃的"拾风诗社",会员们都在赋写创作大量的古体诗词,其普及甚为广泛。诗社的刘老师跟我讲,会员中知识分子多,但普通群众也不少,有好些农民诗人词人。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种菜女子,白天在地里忙农活,晚上悄悄地把看到,感悟出的灵感写成诗行,几年下来积成厚厚的三本诗集,她从不向人张扬炫耀,做诗填词只是她内心纯洁的一片圣地,在诗中在词里她能忘却自己的辛苦,填补高中没有考上大学的缺憾,圆内心最深的梦。她说只有在诗词中,自己才站立了起来,美丽了起来,自信了起来,这大概就是文化的最本心吧。
甘肃还有许多厚重的文化沉积,值得甘肃人骄傲,天水人文始祖伏義庙、麦积山石窟,兰州榆中兴隆山、炳灵寺石窟,平凉崆峒山,张掖大佛寺、木塔、马蹄寺,临夏拉不愣寺,武威文庙,还有马家窑文比,火烧沟文化等等无一不是响当当的文化大伽。
由东到西,从南向北生活在黄土地和沙漠绿洲中的甘肃人缺水少雨,自然条件艰苦,经济状况落后,但朴实衣着下包裹着的甘肃人,绝不缺失文化。甘肃人不比谁家的后生挣了多少钱,发了多大财,而比谁家出了几个大学生秀才,谁家的娃堂堂正正成了个有出息的文化人。家世崇尚文源,讲究诗书传家,耕读为乐,这就是甘肃人活人的理想境界。
如果你交到外表朴素,而内里通达,知书识礼,崇尚文教,内敛中和的朋友,那他一定是低调的甘肃人。
最后以朱老总喜欢的甘肃兰州五泉山刘尔炘先生的名联“高处何如低处好,上来还比下来难",以自勉我们朴实而自信的甘肃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