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史】薛广德:跟皇帝一定要“有话好好说”

【读史】薛广德:跟皇帝一定要“有话好好说”

作者: 张楠之 | 来源:发表于2017-04-04 11:53 被阅读0次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李清照的这首词中提到一个名词,“酝藉”。古人作诗填词,为求风雅,很多看似信手拈来的字词其实都大有来历。这里的“酝藉”,就来自《汉书》中薛广德的传记,书中称其“为人温雅有酝藉”。“酝藉”,即宽和有涵容之义。

    薛广德,字长卿,沛郡相人,即今天的安徽省濉溪县人。精通《鲁诗》,在楚国收徒讲学,学生中比较著名的是龚胜、龚舍等人。

    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关于薛广德的学生龚胜,我在后边还会讲到,这里且按下不表。

    西汉开国丞相萧何的六世孙萧望之做御史大夫时,把薛广德从楚国召至长安做自己的顾问。萧望之常与薛广德纵论时事,对他非常器重,便将他推荐给了皇帝。

    后来,从供问询之用的博士,到进入帝国核心层的御史大夫,薛广德一路做得可谓是顺风顺水。

    不过,听他提一两次意见、发一两次议论还好,一旦当上御史大夫,成了帝国的专职时事评论员,薛广德的问题就立刻显露出来了。

    刚刚拜为御史大夫十多天,汉元帝巡幸甘泉,祭天之后,看看天气不错,心情大爽,想留下打打猎。

    命令刚刚发出来,薛广德立刻上书奏道:“皇上啊,现在关东地区人民生活困苦,流离失所,您竟然还有心情在这里打猎!您知道这个时候打猎是什么性质吗?这是在‘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是亡国的节奏啊!再说了,这么多人跟着您出来祭天,一个个累得跟狗似的,您不赶紧回宫,多想想怎么样跟老百姓同甘共同的事儿,呆在这里算哪门子事儿啊!”

    元帝什么反应,史书上没说,只说“上即日还”,也就是拔腿就走了。

    要说皇帝没生气,那肯定是假话,要知道,元帝并非昏君,这次不过是紧张劳碌好多天之后想放松一下,就被老薛上纲上线到了“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的程度,那股怒气肯定已经郁积下了。

    几个月后,当年秋天,一日,元帝动身前往宗庙祭祀。

    从便门出来后,元帝准备换乘楼船过河。原因嘛,并不是因为河上没桥,而是,在宫里呆久了,当此秋高气爽时节,元帝想赏赏水上风光,换个心情。

    前往河边的车马还没出发,这边得知消息的薛广德突然小宇宙暴发,飞扑到皇帝车马前,摘掉帽子,用脑袋使劲砸地,说:“陛下啊,你不能坐船!这河上又不是没桥,您应当乘车从桥上过河才行!”

    元帝不想搭理他,手一挥,说:“薛大夫,请您还是把帽子戴上吧。”

    薛广德根本没听出皇帝的言外之意,坚持道:“陛下如果不听我的劝告,我就一头撞死在您的车轮子上,把您的车弄脏,让您入不了宗庙,搞不定今天的祭祀!”

    史书用三个字概括了皇帝的情绪——“上不说”。

    当时的元帝心中,一定有一成个“草泥马”奔腾而过!

    妈的,老子就是想坐个船,至于拿撞死吓唬我吗?

    皇帝不高兴,也不说话,薛广德也不知道是该先撞了再说,还是看看皇帝说啥再决定撞或不撞,一时间搞得气氛很尴尬。

    这时,光禄大夫张猛赶紧过来打圆场:“皇上,我听说,皇帝圣明,臣下才会犯颜直谏,薛大夫所言有理,如今秋风已起,河宽浪高,乘船确实有危险,不如从桥上过安全,有道是‘圣主不乘危’,皇上你就听御史大夫的吧。”

    元帝长叹一声,道:“那就从桥上走吧。不过,你看看,做臣子的劝谏,不应该是像张猛先生这样说话吗?”

    张猛表示的意思,与薛广德没有什么不同,但进到听的人耳朵里,感觉却是非常的不同——一个清风细雨,一个血腥骇人,谁的更容易被接受,不言自明。

    此后月余,因为年景不好,百姓大量流离,丞相于定国、大司马史高和御史大夫薛广德一起上书引咎辞职。元帝立刻就准了,赐给每个人一辆四匹马拉的豪车、六十斤黄金,打发他们回老家去了。

    元帝等这一天,恐怕已经等了很久了吧。

    薛广德的得意门生龚胜,与自己的老师一样,也是个嘴上不饶人、说话就讨人厌得罪人的家伙。

    龚胜也因为学问大、名声好,被征召到中央任职,根据做时事评论员的特长,做了汉哀帝朝的谏议大夫。

    有一次,丞相王嘉上书举荐梁相等人为官,有人向皇帝弹劾王嘉“说话随便,不负责任,迷惑国人,欺蒙皇上,大逆不道”,于是皇帝将这封弹劾信下发给大臣们讨论。

    大多数人认为弹劾信的内容合乎事实,有理有据,确实应该弹劾王嘉,龚胜则认为,弹劾信的内容没什么毛病,王嘉确实是个浑蛋,但是,就事论事地来讲,这次王嘉举荐梁相等人的事也没什么毛病。

    大臣们议论纷纷,当天没拿出结论,第二天接着讨论。最后,左将军公孙禄对龚胜说:“龚大夫,今天无论如何都得给皇帝回个准话了,弹劾王嘉这事儿,您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必须得明确表个态,不能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啊。”

    龚胜脖子一梗:“如果将军认为我的意见不合适,干脆连我一块儿弹劾了吧!”

    见公孙禄有点尴尬,博士夏侯常走过来,对龚胜说:“龚大夫,您就同意弹劾意见吧。”

    龚胜伸手推了夏侯常一把,说:“滚!”

    好心好意来劝你,你却跟我动手,不仅动手,还让我“滚”!

    是可忍,孰不可忍!两人的梁子这就算结下了。

    几天后,大臣们又一起讨论是否可以恢复孝惠、孝景皇帝庙的问题。与会的多数人都同意恢复,龚胜却说:“当如礼。”此时距离孝惠、孝景二帝已有近两百年时间,中间隔了好多代,严格按礼而行,其实就是不必恢复了。

    夏侯常不同意龚胜的意见,在旁边悠悠地说:“礼制也是需要变的。”

    龚胜白他一眼,说:“滚!”

    “滚”了两次之后,夏侯常开始报复了。

    龚胜这样迂腐的读书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只擅捕风捉影,不擅调查研究。于是,夏侯常便根据龚胜的毛病,给他讲了个故事,说高陵有个人,因为点小事儿就把自己的母亲杀掉了,将现场如何惨烈描述得有鼻子有眼的。

    儿子杀母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这种事情发生在谁的地盘上,说明哪个地方官在道德教化上工作不利,属于严重失职行为。于是,龚胜立刻向皇帝报告了这件事。

    皇帝要求对此事予以核查。

    尚书问龚胜:“龚大夫,这事儿您是怎么知道的呢?”

    龚胜说:“博士夏侯常告诉我的。”

    尚书又问夏侯常:“夏侯先生您又是听谁说的呢?”

    夏侯常说:“我就是在路上随便听了一耳朵听来的,当个故事讲给龚大夫听,还特地嘱咐他这事儿不一定是真的,听听就行了,千万别到处传!谁知道他竟然奏到皇上那里去了!这是欺君啊!”

    这回,轮到龚胜傻眼了!

    龚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上书谢罪,请求告老还乡。

    皇帝倒是念旧,只给他降了降级,派他出胜渤海太守。

    龚胜觉得这次被人暗算,搞得实在是太丢人了,装病不肯上任,几个月后免官归乡,回家养老去了。

    2017年4月4日星期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薛广德:跟皇帝一定要“有话好好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va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