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搞清楚“尺肤脉”的概念。中医理论中,一般将两手肘关节(尺泽穴)下至寸口处的皮肤,称为“尺肤”。诊察尺肤, 为古代中医切诊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诊察该肌肤的润泽、粗糙、冷热等情况, 并结合全身症状、脉象等以测知病情。这一诊法现已少应用。“诊尺肤”一说即尺肤诊,最早见于中医经典《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尺内两旁(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上述经文是尺肤诊,是《内经》中关于尺肤分布较为完整的论述。此外,《素问·平人气象论》中亦有“尺热”、“尺不热”、“尺涩”、“尺寒”之论;另外,尺肤诊法在其他篇章里还有,如《灵枢·论疾诊尺》篇,亦专题讨论尺肤诊病。
这里,我们专门对《素问·平人气象论》里有关“尺肤脉”的内容予以分析。相关经文曰:“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惰,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此段经文翻译过来意思是说:临证若见臂多青脉,则提示患者乃是失血所致的脱血之症。临证若见尺肤缓而脉来涩,则主气血不足,多为倦怠懈惰,但欲安卧。临证若见尺肤发热而脉象盛大,则是火盛于内,主脱血之病。若见尺肤涩而脉象滑,则是阳气有余于内,故为多汗。临证若见尺肤寒而脉象细,此为阴寒之气盛于内,故患者多表现为泄泻。临证若脉见粗大而尺肤常热的,则示阳盛于内,为热中。
最后需要特别注明的是,“尺肤”就是前臂内侧,从腕横纹到肘横纹这样一段皮肤。因为这一段是以尺记,所以这段皮肤就叫“尺肤”。医者临证,根据尺肤分布所主的脏腑胸腹,通过触诊了解尺肤的寒热滑涩,此也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后世临床诊病应用较少,但乃不失为中医诊道之瑰宝,宇宙全息思想之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