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说出来,就不属于你了。可以选择不说。说就不是了。这样很有趣,创作也是。法和创作,于我而言,创作是什么自己知道。于法而言包含在其内一种,没有情绪波就不会感到疑惑,没有疑惑就不会觉得别处有自己求的答案。这样就不会好奇。
当你时时处处回应自觉。灰尘落下去,茶叶沉淀。我主张我们都完备,我不是和平主义者,更不是规避冲突的畏缩,不过如果刚解决不了问题。无声的自行解决,阅读产生的疑问不能问作者,得携带着它大步流星向前走。直至彻底忘记还有这回事,就算想起来也早已迎刃而解。
任何一种感觉都不会固定,所以,阅读的必要是以我喜欢为标准。引起不良因应自然避开,这也是不立围墙。自我感觉思维缝隙,都会有的。你了解自己的缺点就发现其实并不存在这样一种缺点。正像你觉得你在模仿一种表达方式,其实别人根本没这个感觉,恰是自我聚焦造成。
已经成了的事就别鞭尸,死了就是死了,成了就是成了。否则就真不成了,底蕴不够模仿成功人士也没用,没有厚积薄发的能量与潜力。以前的事首先要自己忘掉一干二净,一笔勾销。别人记得那是别家事。
转化的还是自己的感觉,以为是某人某物某种不知名力量带来的感觉,实际是错觉。转化本身就是调频调整能量。被什么吸引注意力持久都不正常。持续不断的归于本心,随直觉行事,自律已经不再提上日程,它已浸入了潜意识。
打一巴掌给个糖,表层是,底层逻辑是,适度回应一下然后回归本体。在本体里面没有语言,会不会,知道不知道只有自己明白。甚至自己都不用明白。开始聪明探索就是一个逐渐用力到死的过程,最后死了就有新生。
需要关系更需要本体。不是扰乱自己而是尽量降低损耗,不向外仅仅是归位归一归零。不在意就拥有了全体的理解,都是一致的。找不到说也没用。很多种说法,思维,头脑,不动脑筋,走出自我空无自性。
都是一个东西的无数变现。
我的想法很简单,让自己感到舒适平静。自我刺激是压抑的体现,会获得更多的激怒刺激。这些都是用来自勉,只因意识到,外界都在这里,在心里。不用深入体验,静静呆一会,所有的感觉升腾降落,宇宙都在这些可言说不可言说的沉浸里,没有滋味。无色无味。
我没有需要找的东西,某个阶段我陷入了强迫寻觅的逻辑怪圈。回头是岸,升级后看见所谓苦海是我以为某种很辛苦,隐忍也只是一种设定。
就像飞速旋转彻底报废,回归净空。就是这个原理。
我喜欢,也是一种逻辑自洽。谁又不是呢,咱都会死,来嘛,挤眉弄眼一下子何妨何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