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带宝宝的时候,发现宝宝胸部,头部后脑勺,全部都是“红斑点”。
第一反应是“震惊”,然后告诉自己,“这个应该是正常现象吧?”
“可是,之前只有后脑勺有红点点,这次胸部上都是,是不是对什么过敏了?或者热的?”
然后想着,这几天,宝宝总是各种挠身体。
又想着,之前因为宝宝的“黄疸”,“泌尿系统感染”,耽误了病情,还是去医院看一下,放心一些!
“自己打车去吗?疫情期间安全吗?还是让老公朋友帮忙送一下?”
“还有我没有做核酸怎么办?”
我自问自答着,告诉自己保持理性,不着急。
①首先,我打了医院的电话
咨询宝宝的红疹问题,去哪里?没有核酸怎么办?
医院说:“可以先去皮肤科三楼看一下,不能处理,再去儿科门诊,没有做核酸,可以去一楼做个急诊免费核酸”。
知道了去医院的流程,开始处理怎么去医院?
②怎么去医院?
和老公商量一下,老公先联系了他朋友,问了他朋友有没有时间。
确定他朋友没有时间,自己马上准备好了就诊资料,在手机上约了车,然后带着婆婆就出门了。
③就诊流程
到了医院,马上去医院急诊入口,做了核酸。
再咨询前台:“皮肤科在哪里”。
找到皮肤科,因为是第一次就诊,需要办理诊疗卡。
然后跟着柜台的医护人员的流程走,“关注医院公众号,升级健康卡,因为升级不成功,重新填资料,再办卡,再挂号,等候叫号”。
等了一段时间,就开始“就诊”。
医生说:“这是急性荨麻疹,是过敏,一般从出现到消失,有些很快,有些很慢,都是属于正常现象,不要太着急。你是喂母乳吗?”
我说:“是的,一直都是母乳”。
医生说:“那你不要吃牛羊肉等刺激性食物,排除宝宝过敏”
医生还说:“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就不严重,给你开个药,可以给他涂一涂就好”。
然后就就诊完毕了。
从发现—打车—做核酸—挂号—就诊—回家,历时1个小时20分钟。
真的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给自己留“情绪的时间”。
这样解决问题,特别高效。
同时也发现,要做“佛系妈妈”,真的需要修炼啊。
即使学了一些育儿知识,但真正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会慌张,还是想要去问问医生,拿拿药,才放心。
回到家之后,我开始再搜索了“什么是急性荨麻疹”。
①概念
急性荨麻疹是由食物、药物或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肤风团样皮损,通常伴有剧烈瘙痒。
该病起病较急,一般数小时内会自动消失,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如果超过24小时,就比较严重了,会出现喉咙水肿,休克等严重症状。
②病因
急性荨麻疹的病因较为复杂,依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食物及食品添加剂,药物,吸入物,蚊虫叮咬,该有物理因素:冷、热、震动、日光、摩擦和压力等。
内源性:感染和系统性疾病。
③治疗
❶轻症:
——风团一般数小时内会自动消失,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治疗
1.让宝宝不要太热
2.母乳,就需要母亲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3.涂点皮肤瘙痒的药,不要让宝宝太难受
❷重症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就诊:
1.皮损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皮损消退后又不断发生新的皮损。
3.出现胸闷、喘息、喉咙肿胀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诊。
4.伴有头晕,舌头、嘴唇或脸部肿胀。
5.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需立即抢救。
④生活预防
1.洗澡时水温不要过热,应使用温和的肥皂。
2.穿宽松的的棉质衣服,避免穿粗糙、紧身或羊毛的衣服,有助于避免刺激皮肤。
3.用湿的、冷的绷带或敷料覆盖患处可以帮助缓解皮肤不适。
4.保持房间凉爽
5.避免诱因,积极寻找过敏原,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再次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可能避免荨麻疹的发生。
真的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吖。
做母亲,就需要不断学习,今天就学了“荨麻疹”。
向生活学习,保持乐观,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