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说:“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我的文字,不是文学艺术,也只是表达观点而已,当然,一定是有感而发。
昨日研学活动,其实应该称为“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走出学校,去做一个社会人,和社会打交道,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效果,那些停留在纸上的教育,是不能作为高素质修养高的佐证的。
假如给孩子们一张这样的试卷:
1.广场地板上有一个空的饮料瓶,你会选择( )。
A.踢着玩 B.捡起来放垃圾桶 C.熟视无睹
2.乘车外出参观,你在车上会 ( )。
A.不系安全带,随意走动打闹。
B.系好安全带,安静,需要交谈时放低音量,将自己产生的垃圾放到垃圾袋里。
C.觉得闷,任意打开窗户,垃圾随意摆放。
3.看话剧观影途中,你会 ( )。
A.遇到不好看的节目,喝倒彩。 B.安静观看,送上掌声。C.和旁边的人高声交谈。
4.参观展示厅时,你会( )。
A.听从讲解员的安排,文明参观。B.坐到有展示功能的椅子上。C.大声喧哗,并说一些与场合不符的俏皮话等。
我相信,这个卷子的答案正确率一定是100%,除非有不识字的学生。那么,现实呢?且看我的亲身经历。
【案例1】
午餐结束,整队集合,准备乘车,前往下一个地方。干净的地板上突然出现一个饮料瓶。甲顺势狠狠踩了一脚,乙见状,马上飞起一脚,踢到了整经过此地方的老师的脚下。老师让踢饮料瓶的孩子将饮料瓶捡起来,但他浑然不动,还说:“关我啥事。”最后老师捡起了饮料瓶。事后,老师问甲为什么要那么做?他说:“我准备踩了再将其捡起来的。”而此话的可信度几乎为0,因为他第一时间的处理方式就错了。
【案例2】
三苏祠,一个文化厚重的地方。走廊上,路遇一位学生,正准备将一个踩扁了的饮料瓶,踢向河里。被我严厉制止,那腾空的一脚,也就失去了力量。我将之捡起来,问他到底该如何做。他马上意识到正确的行为是什么。说:“不该踢,应该捡起来放到垃圾桶。”一旁的同学,还将手里的一个空瓶递给我,想让我帮他扔一下。我说:“帮你扔了没有问题,但你要对我说‘谢谢’。”
【案例3】
去往三苏祠时,我乘坐了综合车。这辆车上有三个班的学生,其中有一名老师,和一名助教。1个半小时的行程,司机提醒了2次,我提醒了5次以上,不良现象分别是:不系安全带,任意下位置走动——这是现象最多的;吃零食,垃圾袋扔了一地——下车时,车上几乎一片狼藉;大声喧哗,整个车厢闹哄哄的,让人无法安静。
【案例4】
看话剧时,一些孩子的代入感并不强,于是,大声讲话,还说不好听的话,朝台上扔垃圾。一个多小时后,原本干净的话剧场,地板上留下很多食品袋,饮料瓶。
【案例5】
参观三苏祠,三苏像面前,提供了拜见的蒲团。一些孩子会去跪拜,但有的孩子会在旁边大声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被制止后,后面的场景里,依然如故,只有再次提醒教育。
看到展厅有太师椅,赶紧坐上去,歇息一下。
……
其实,还可以罗列一些现象的。每看到一次,我便想到教育的作用,也会想到教育的无力。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人,一代一代的人,走向未来,行动上都是尚且表现,知道而故意违反,那就是“真文盲”,当他们成为父母时,对于公民修养这一块也会是如此的行为吧:这都是小事,不影响什么的,只要学习成绩好。一代又一代,大多数人都是“真文盲”时,是不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昨天的研学,我多想看到的是谦谦君子,是文明学子,是有修养的公民。可现实让我的这种期待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落,不是抱怨,也不是指责,而是想着如何建构。
今天的运动会开幕式,班级基本都要展示。在音乐、舞蹈或体操的指引下,我应该看到的是那些眼睛闪闪发亮的充满自信的有一定艺术表现力的孩子,但是很遗憾,一个班能有10个这样的孩子,就算很不错了。我们的文明缺失,也许与艺术陶冶环境熏陶的缺失有关系吧。
不管如何,教育都应该朝向“真、善、美”,这条路长远且漫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