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新录(7月31日    阴)

日新录(7月31日    阴)

作者: 天行健君马甲 | 来源:发表于2023-07-30 19:12 被阅读0次

      看了《长安三万里》,我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写起。今早上班路上,终于决定,就从手上的线头写起。想到哪儿写到那儿好了。

      故事从老年高适的回忆演绎起。倘若高适吟诵的那首《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只是预热,随后一只大鸟随风而起,穿石裂云,盘旋翱翔。这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是李白的那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雪山的特写,又想起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于是,思维瞬间就进入了诗的世界。

      是呵,唐朝是诗的世界。你看那黄鹤楼中专门辟室悬挂的诗板,崔颢在此慨然而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致使诗仙太白也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西陲边境驿站不避风雨的小亭也有诗板,高适愤懑难消,在此题下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恰巧奔逃于此的李白看见,两人别离于芳草萋萋的江南,盛世繁华的长安,又相逢于这朔风呼啸的边陲。这正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时,高李两人在此营救了末路的郭子仪,又为影片后面埋下了伏笔。唐朝是诗的世界,从旗亭画壁的趣闻轶事,到浑身纹满白诗的白居易铁粉,到李涉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的轶事。李涉夜遇盗,因盗贼慕他诗名不仅没抢劫他,还送他很多东西。从盛唐,中唐晚唐一路走来,朝代兴衰,而诗永存。

      高适到长安后,去岐王府上干谒。先看到了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的诗正讲的此情。岐王、玉真公主也一一登场。然后王维,杜甫出场。岐王确实爱才,玉真公主对高适的枪法不感冒时,他显得有点惋惜。可惜公主只爱琴棋书画,不好舞枪弄棒,她评价高适枪法“吓人”,她为王维换上一身华服,她也是俗人。影片中杜甫形象的刻画,打破了人们心目中他沉郁顿挫的刻板模样。孩童时的杜甫,让人看到了“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的淘气模样,而青年杜甫,也有“放纵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任侠时光。做为李白的小迷弟,杜甫和他一起去梁园拜访高适,三人“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度过了一段放荡而浪漫的时光。也筑下了三人间牢固的友谊。高适再入长安时,李白已不是当年的李白。岁月和现实一次次的磋磨,让他更加迷惘。

      如果说江陵的酒色,是他在为自己造势,为自己扬名,有着“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不羁与狂傲,长安的酒,却渐渐熄灭了他的凌云壮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是懂他的。李白、贺知章、崔宗之、张旭、汝阳王……饮中八仙一齐登场,他们有宗室,有朝中重臣,有居士,有书圣有诗仙,都终日饮酒。程千帆先生的《唐诗课》中说,杜甫在《饮中八仙》中,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盛唐的衰弱气象。曾经想要有所作为,但终于被迫无所作为,以至于不得不屈从与世俗拘束的威力,逃入醉乡,以发泄其苦闷。朱光潜先生说,画画是空间的艺术,写诗是时间的艺术。然而杜甫用其独特的艺术手段,为特定时代中产生的一群饮者绘出了群像,作出了客观的历史记录。“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韶光易逝,繁华如水流花落,顷刻成尘。

      杜甫是懂李白的。李白是懂高适的。李白到张说府上自荐,吃了闭门羹,仍不忘鼓励高适,“你胸中的一团锦绣,终有一日会脱口而出的!”边陲驿站相逢,在被人追杀中,他还不忘记赞许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些诗句,注定要名垂千古的。”他说《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就是为高适所写。他教高适相扑,“以实御虚,借力使力,声东击西”,告诉他,想要骗过敌人,就要在每一个细节处逼真。最好是让自己都信以为真。高适在泸水关用虚虚实实的策略,诱吐蕃军入彀,解长安围,打出了一场教科书般的战役。高适也何尝不懂李白?高适是入世的李白,他有坚韧的意志,厚积薄发,等待了一个又一个的十年。李白是出世的高适,他在尘世间跌跌撞撞,行路艰难,却恒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预备入赘名门许家,问取高适的意见,高适劝阻。李白又向孟浩然求取建议,孟浩然表示支持。高适默默离去,留下“否”字代表自己的意见。他知道高傲如李白,终难在这段入赘婚姻中找到自我,实现抱负。孟浩然是为李白考虑,而高适是将自己代入李白。

      李白在政治上是天真的。事实上,真正的诗人,很难是一个好政治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政治家胸中有太多衡量,太多计策,怎能有诗句喷薄而出?追随永王李璘,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他向高适求救被拒,因而作诗讥讽高适。但是我相信高适辗转通过郭子仪救援是真。高适是个念旧情的人。他因当年同游之谊,请求严武帮忙照拂杜甫,使杜甫得以在成都度过成年之后最美好的时光,写下了“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之类的明媚诗句。他搭救李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是这些政治上的虚虚实实,李白不太懂。

      全剧的高潮,是李白写下《将进酒》的一幕。在这宇宙寄存所中漫游的旅人,或者不过是过客,死后才是回家。“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然而李白并不从此乘桴浮于海,他的梦想并未破灭,还想着有机会建功立业,然后就功成身退。我不该为他惋惜,而应为他的坚韧击节叫好。

      单纯的人也很容易快乐,不是吗?也就是太白,能把流放之路走成长途旅行,听到被赦免之后,能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在,黄鹤楼在,诗在,长安在。采石矶头醉酒跳江捞月,可能李白真的返回仙界了。浪漫地生,浪漫地死,这个浪漫了一辈子的人的离去,也宣告了盛唐的终结。从此藩镇割据、叛乱、宦官专政,唐朝在风雨飘摇中奄奄一息。谁还记得江南的杏花春雨、扬州的明月、黄鹤楼中的玉笛、长安的繁华富庶?片中高适与童儿的那番对话给了答复:“诗在,黄鹤楼就在。”“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那片山河,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深深热爱,四处寻幽访胜;那本《河岳英灵集》,有多少反复吟诵,为之击节,为之泪下?

      华夏尚在,弦歌不绝。

相关文章

  • 日新录(9月23日    阴)

    下了班坐公交车回家已经是傍晚五点多钟,到了东门突然想步行,我就提前下了,走着走着偶然瞥到一家店,食牌上写了有...

  • 日新录(9月19日    阴)

    红学笔记一零九 宝玉到袭人家时看到家中坐着几个女孩子,她们看到宝玉进来很害羞,低着头不说话...

  • 日新录(9月12日    阴)

    杞人忧天是这么来的...... 一万年后,人类已经发明超光速...十万年后,人类可以在几个月时间到达太...

  • 日新录(9月24    阴转晴)

    康德说:“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法则。” ...

  • 日新录(10月5日    阴)

    生活在今天,人们举起手机啪啪地拍照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已经不可能独立于网络而存在,他可能要借助...

  • 日新录(9月27日    阴)

    能一眼看到的东西观察到的事物,即是“在场”者。需要想象,需要联想和抽象的去感受,需要发动理性思维甚至灵性思维...

  • 日新录(9月26日    阴)

    一条小路,走过千百遍,才慢慢知道,附近还有荷塘,荷塘里有水鸭,有鸳鸯,荷叶上有露珠,有微风。小路上还有梧桐,...

  • 日新录(10月8日    阴)

    昨夜又翻《小窗幽记》,真是句句慧语,字字珠玑。我尤其喜欢这一句,简直就是一生写意:“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 日新录(9月9日    阴)

    世间故事不同,但是心境却相似的。 五十年时光,经历过欢愉,忍受过背叛,受过追捧,也挨过诋毁,过客...

  • 日新录(9月20日    阴)

    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 不必说早晨清凉的露珠、中午随风而至的桂花香、晚上天空中高挂的那一轮明月,单是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新录(7月31日    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ms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