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乌镇

作者: 时光知味sun | 来源:发表于2023-12-19 00:01 被阅读0次

    第四次去乌镇,每次去都有不同感受。

    六月末的乌镇,湿热。清晨早早起床,出门漫步无人的街角;傍晚,夕阳西下,看看暮色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再眺望白墙黛瓦之上的月亮。

    其他时间,我们就躲在临水客栈喝茶聊天或坐在小酒馆里小酌怡情。

    清晨五点多钟的东栅。幽静到可以听到空气的流动,风的轻语。

    摇橹老人放着动人的歌谣,浆声水声旋律声,声声入耳。迎着朝阳,寻常小日子留在悠悠橹桨涟漪间。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乌镇,是安静的,日子是恬淡的。宛如一碗精心熬制的骨汤素面;一杯临窗冲泡的素心淡茶;一个个新鲜清香的青团子,淡,而有味。

    有清荷盛放水中央。婉约剔透,静听岁月的吟唱。荷静默着,亭亭玉立,香远益清。喧哗不是它的本性,享受孤独才是。孤独了,才会制造出一个世界。

    东栅是《似水年华》这部剧的取景地。那个爱而不得的唯美故事让人回味悠长,牵动了无数文艺青年的心。

    剧中那些人物,那些桥段,还有那个故事,那份情感在脑海中重现,亲切,温暖,又带着几许感伤。

    晴耕雨读图书馆、逢源双桥、酒糟坊、染布坊、街头邮筒、寂静小巷……循着剧中出现过的地点慢慢走过。

    逢源双桥,因为电视剧《似水年华》而名声大噪。一座桥,分两边,男左女右。文与英静静走过,偷偷一瞥,脉脉不得语。

    小巷,是乌镇的另一种美。窄窄小巷悠长,斑驳的墙壁,墙角的青苔绿植装点着白墙,黛瓦沧桑,古老。抬头是一片天和飞檐翘角,低头是石板小路,绵延漫长。

    这样的小巷像极了一首古老的歌谣,悠扬深远,带着历史的印记,令人百听不厌。

    置身其间,走过一遍又一遍,像是在细数一个个被旧日时光遗忘老故事。

    历经风雨,木板门上的邮筒已晕染上了斑斑锈迹。小小一方天地,曾传递出几多闲愁与祈愿?一帧帧明信片,一封封信件,生命因此有了温度和质感。

    “邮筒,像个时空隧道,这边是我,那边是你。可是,我没有你的地址。那个邮箱,也没有记忆。”

    我们都曾醉在水乡,任年华似水,似水年华,多少岁月,轻描淡写。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那个与乌镇有关的故事,注定要发生。也注定,要那样结束。

    剧中经典对白:“你来了?”“嗯。”“我知道你会来。”“我知道你知道。”“你要走?”“嗯。”“我知道你会走。”“我知道你知道。”

    寥寥数语,将文与英的一见如故,心有灵犀,相见恨晚诠释的淋漓尽致。浪漫唯美的爱情,即使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单留一份美好在心间,已足够一生追忆。

    寻,某年前曾居住过的那家客栈,未果。已不抱任何希望,蓦然回首,它却在灯火阑珊处。

    秋千依旧在,屋舍重装修。院落里多了长条桌凳和生机勃勃的粉色矮牵牛。静坐,往事重现。是啊,世间万事万物,若有缘,自会缘再续。

    西栅虽然很商业化,而我在那里感受最多的却是风情与浪漫。

    乌篷船划出细水长流;咖啡馆里流淌着闲情;站在桥上看风景;临水品尝乌镇藕粉;夜晚,再看洒落一河的点点星子……

    枕水人家,梦里水乡,不知不觉,乌镇就成了割舍不下的牵挂。

    难怪刘若英会用“来过,便不曾离开”的句子来为乌镇代言。

    有人说东栅适合寻史,西栅可以觅情。我更认同《似水年华》里的一句台词:乌镇这个地方,好想让人谈恋爱,你说呢?

    2018-07-0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醉乌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na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