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栅不大,细细观赏,四五个钟头足矣。
穿过财神湾,路过高架桥,就到了木心故居纪念馆。
检票员打孔的时候问了一句,您对木心先生有了解吗?心中一惊,最初的印象便是高中的作文题《从前慢》,此后虽略有耳闻,也只是冰山一角了。好在未细细追究,得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故居是个三室的前后间,第一间主要是其生平概况,照片居多。第二间以其美学之画为主。第三间便是其手稿及诗了。年轻的木心很有英气,大概是长期在纽约生活的原因了。看过其诗稿及文章,总觉是个悲观主义者,不能拍照,凭着印象大抵记了几句,“人无非就是落在这样一个浅浅深深之中”“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于今追思都是荒唐的戏 悲凉的劫”,言语里不免充斥着落寞和无奈。倒是很赞同他的读者观念,“我是读者的读者”,“作家不仁,以读者为刍狗”,做文章是一定要站在读者的位置,揣摩猜测读者的想法,当然,这绝不是迎合。可能称之为“知己知彼”更为妥当了。木心的画以灰色和褐色为主调,意境多有寥廓深远之感。
再往前走是三白酒坊,三白酒是乌镇的特色,自认为酒量还不错,一口下去,先是烈,后绵柔,而回味是爽净的。酒坊里摆满了发酵的大缸,呈灰白色,大概是年代久远所致了。
再往前便是修真观,翰林第了,由于花鼓戏皮影戏均歇场,只得先寻汇源当铺。当铺台很高,稍稍矮点的人便是连头顶也觅不见了,想来这便是古代的偏见罢,来当铺典当东西的人大都是穷困潦倒之人,自然而然低人一等了。出了当铺,偶遇一家无名小店,店主是两个六旬老太太,举止言行颇有乌镇人典雅的气质,话语轻柔,待人温温和和的。店里蓝印花布的工艺品居多,价钱较外头也公道得多,尝试了一只花布头巾,也是讲究技术的,稍不注意,就成了“狼外婆”了。
出了店,赶到翰林第,碰巧皮影戏将将开场,今日播出的是孙悟空大闹龙王庙,真真是惟妙惟肖,一会子蹿起,一会子伏地,一会子又腾云驾雾倏地消失了。简直是叫人拍手称绝!
出了翰林第,花鼓戏正在开演,比起前一晚西栅的敷衍假唱,修真观的演员很是走心,妆容,眼神,翘指都很到位。
一路闲逛看了不少小店,几年前便有买套茶具的愿望,只是每每价格都让人望而却步。紫砂壶很有质感,瓷壶勾花嵌字很是精致。还有一家木梳店,淡淡的檀香味,梳着头皮很舒服,也丝毫没有静电。看了店主老伯亲手打磨的羊角梳,只觉手工艺品是对得起它的价格的。
此外还逛了矛盾故居,江南木雕馆,民俗馆等地方,却没有留下太多印象,恰逢周末,人山人海,很是热闹。想起中学时代的一篇阅读理解,其中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今天到底吃了些什么?吃了不少盘子,碟子和杯子。”又如木心先生所言:“春秋假日,游客如蝗”,那么,今天到底看了些什么呢?看了不少女人,男人和孩子。
乌镇,乌镇 乌镇,乌镇 乌镇,乌镇 乌镇,乌镇 乌镇,乌镇 乌镇,乌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