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过年吗?”
“回家的票抢到了吗?”
这几天,耳边听到最多的两句话,成了大家见面打招呼语,不亚于“你吃过了吗?”年关在即,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份深深的“过年”情节。
在外漂泊的游子,就算在异乡从年头到年尾,就算沒有挣到足够的钱,只要父母健在。总有那句话: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吧!”
好不容易弄到一张火车票,像沙丁鱼一样在车箱挤上几天几夜,只是想回到那个溫暖的家。
无论身处海角天涯,过年的日子,我们总记得清清楚楚,那个喜庆的日子早己牢记在心间。
也许是想念老妈的一碗浓浓的鸡汤;也许是想念与老爸对壘的那一盘棋;也许是想看见日夜牵挂的孩子,也许是渴望投入爱人的怀抱,也许是邻居家那一桌热情的饭菜;也许是乡亲的那一声问候
“回来了⋯⋯!”
回家的路无论多么漫长,多么艰辛,只要想到这些可爱的人,心里充满了温暖的力量。
跟着爷爷奶奶在家乡读书的孩子,盼望着过年的日子快点到来,他们思念在外乡打工的爸爸妈妈。那本无色的日历,过一天,他们就用彩笔圈一个圈。贴在墙上的奖状,也盼望着爸爸妈妈快点回来,分享收获的喜悦。
那些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也在筹备回家的礼物,发了工资,既使没有挣足够多的钱,也不会少了老人的保健品,儿子或女儿的新衣服,孩子来年的学杂费,带上大包小包,踏上回家的路。只是为了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
村里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过年的时候都从天南地北赶回家,平日里,家乡总是少了年轻的生气,除了老人,就是读书的孩子。只有过年时,才会看见帅哥靓妹们的身影,如果他们相互喜欢对方的,留下微信号,说不定下一年过年时,又是他们结婚的好日子。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的先生又在唱:
仿佛全家大小吃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互相祝福的情景又在眼前。
为何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年,是一种家和万事兴的力量。空气里似乎充盈着一种红色的气息;喜庆的,热闹的,忙碌的,团圆的。
每一位匆匆的行人,每一个窗户里的家庭,似乎都透着一种更积极的精神。
是啊,这是新年,属于各个家庭团圆的日子。
各自忙碌了一年一度的人啊,回家过年吧,陪伴父母,拥抱孩子,珍惜每一个幸福的日子。
加油吧!身在外面的游子。要过年了,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回家过一个幸福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谁在我耳边轻轻提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