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崛起的新兴城市,无论在经济、金融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让人赞叹的成绩。从一个小小渔村,而能有今日之成就,一方面固然是政策窗口给予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千万深圳移民艰苦创业实现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深圳人似乎总是很难正面回应,就是深圳到底是否拥有地域文化?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辩解和回答,关于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笔者认为有必要条分缕析,一一辨明。
正式开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简单来说是某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群体性格。但是是不是群体在一定时期表现出的群体性的一种共同取向,就可以被称之为地域文化?这是一个误解,有人根据这种误解提出,深圳移民代表了一种强烈成就的精神,这就是独特的深圳文化,怎么能说深圳没有文化呢?
我们试想,如果把一个成规模的群体短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共同取向就可以视为地域文化,必然陷入到一种过分随意的态度。因为一个群体,他们的共同取向有可能是变动不居的。就以对深圳精神的概括而言,有人认为深圳精神是创新、是成就事业的打拼精神,这当然是深圳作为创新城市表现出来的强烈特征,但这本身并不能过上升为一种地域文化,原因就在于这种特征并非来自于长久的历史积淀,只是转型期中国的一个特殊表现,当时的深圳,由于特殊的政策机遇和环境,所导致的一部分所形成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并不稳定,也许当深圳发展到了更高阶段之后,这种强烈的草根成就心理就会渐渐趋于淡化;其次,很多群体特征没有区隔性,比如所谓强烈的草根成就意识,我们当然在深圳可以看到,但是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苏南的开发区乃至中西部许许多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当然也许深圳更集中一些,但是集中并不能改变其大众化的特征。说实话,在当今中国,草根想成功创业的比比皆是,如果把这种精神认为是深圳独特的地域文化,那么这种地域文化实在是太普遍了,完全无法代表一个独特的地域。
结束以上的讨论,让我们对地域文化进行更精确的讨论与概括。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比如岭南文化的易简、江南文化高度的文人化审美;海派文化的市民意识等等。
首先,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有历史的积淀。因为短时期内,群体表现出来的共同价值取向,有可能是受制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因而是会发生嬗变的,只有经历了够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在不断地冲击下留下那最核心的东西。
其次,地域文化应当有区别性。这种区别性不是简单地一种大而化之的概括,而是准确地抓住其核心的东西。比如北京文化,长时期来的首都,造就了北京文化中那种淡定,因为什么人什么事都见过,与生俱来有一种淡定和这都不是事的随意;再比如江南文化中高度的文人化审美意识,这才能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苏州园林;再比如岭南文化中的易简之学等等。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各类地域文化的这种最本质特征,并不一定是褒义的,比如海派文化中那种强烈的地域优越感。但是我们不能关在家里,对地域文化进行所谓的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种地域文化,他呈现出的面貌,是历史积淀的结果,那就是他本来的面目,没必要文过饰非。
再次,地域文化需要有一批文化精英人物的出现。这些精英人物留下的文化以遗产,并不仅仅限于诗词文章,也有可能是园林建筑,甚至生活作风、传奇故事云云。这些精英人物实际上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高度提纯与升华。
最后,地域文化应当是包含了人与器物两个层面的。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化的载体是人,因此地域文化实际上跟着人走,并不是固定的。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比较夹缠。人作为文化的载体,当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人本身对文化的体验和认识,受到外境,包括器物和其他传统的影响。普通人,如果不从传统中获得熏习,他本身即是取得了很高的学历,但是他本身的文化层次和觉知是很庸俗、肤浅的。比如一个从小在江南园林中长大,从小听着昆曲评弹的咿呀之声,在赏花度曲的气氛中长大小孩,他天然的能够体会江南文化的那种传统。器物层面不是决定性的,但是来自外境的熏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上了很好的大学,获得了很高的学位,但是我们无法从他们身上看到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比如如果来自江南偏远农村的孩子,他缺乏城市的物象环境与传统的教习,即使他来自于江南正宗的苏州,他身上风流才子的气息也是不存在的。
从这四个角度来考察深圳,深圳存在所谓的地域文化吗?暂时就目前来讲,深圳的确不存在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地域文化。但是对于大部分移民来说,这根本不是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注意,深圳存不存在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地域文化,是一个事实判断;而深圳人觉得没有这个东西没什么了不起,我有钱、我有完善的城市配套就可以了,这是一个价值判断。就算深圳人把所谓的地域文化视为一个屁,但是这个屁他到底也是没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