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的阅读中,遇到做"女红",喝“花雕"之遣词,就疑惑,不甚解。遂标记之,以备日后讨教于度娘。
却原来,女红不是水酒,不是女儿红,而是经女子舞弄、"抚摸"而生的一些日常物,是小时候总能见到的坑头的"线笸箩",母亲的八宝箱,煤油灯下针线活的辛苦。这是当初我所不详知的。当然,还不只这些命意。同样,花雕,也无关雕刻,镂空,或者泥塑,却是酒类。
就有点意思了,汉字措词,总是时不时地蹦出来几个出其不意,又离意料不远,却非牵强的另类。而且,大多是悠悠岁月之下,生活中发酵出来的文化凝结。
一个词,居然差不多就构成了有点包浆有点"非遗"之意了。
女红,也称为女事,旧时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软片"活"儿,和这些"活"的物品。
与所谓的大家闺秀的琴棋书画,文质气息,又是隔路的。
在古代,“女红”最初写作“女工”,后来,随生活演化时代迁延,人们更习惯用“女红”一词代指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的女性。它的本义反而被置于从属地位,为避免混淆,人们用“红”为“工”的异体,“女工”的本义被转移到“女红”一词上。如此,点石成金,一个"红"字,就变得既好听又好看,还亲切,华丽转身了一般,获得了一份汉词的新生。
也原来,是旧时女性“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又一标准件啊。
再说花雕。
“我吃过一斤花雕,要酒家做碗素面,便醉饱了。算还了酒钞,便走出门,到淋勿着的塘栖街上去散步。塘栖枇杷是有名的。我买些白沙枇杷,回到船里,分些给船娘,然后自吃。"
丰之恺的《塘恓》,"呷一口花雕,嚼一片嫩笋,其味无穷。"惹得人眼馋眸迷。
还外加一个"船娘"?就联想起在一些民国文章里读过的绣娘、织娘、茶娘,甚至扇娘。“娘"字被滥用得恰到好处,与今时的"姐姐","美女"被泛化一般。却在此时,既亲切又感受到是对女性的一份尊敬。
那么,这个好听的"花雕",又是如何一番身事?
说起花雕酒,颇有点来历。在民间,浙江省这种家制酒一般在女儿出世时就开始酿制了。酿成后,将它灌装在有彩绘图案和花纹的坛子里。这坛子就叫“花雕”。这酒,便成涂了一层文化意味的“花雕"酒了。口语里,称作:花雕。
清代笔记《浪迹续谈》里也有记载: “最佳著名女儿酒,相传富家养女,初弥月,开酿数坛,直至此女出门,即以此酒陪嫁。其坛常以彩绘,名曰花雕”。那么,一些个地域民俗文化的产生,也是如此这般行程吧?
端的是,两个并无血缘的另类词,都是与女子相牵连,一个是千手观音,一个成贵妃醉酒。
再想起南方的马头墙、乌蓬船,想起栏杆驳岸,小桥流水,想起水磨腔、琵琶行,以及周庄、乌镇、瘦西湖,这些整建制的江南元素,苏南浙北之"特产"。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都快要羡慕嫉妒,成恨了。这个被雨水河流氤氲得呢侬软语的江南,倒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一首永远写不完的散文诗?
入诗的,还有天下的女子,女性,母性。不仅仅是子宫,更是她们的微笑,她们的抚摸,和她们的心愿,绘成了另一份人间的"花雕",无休无止地,成全和沉醉了这个原本空泛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