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休谟说知识研究的越深,看谁都有问题,有道理不,太有了
所以,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大意是你知道的太多了,知道太多了,
想太多,人就不快乐了
我是一个有点经验主义的人
但是经验主义好不?也不好,因为经验太多,总觉得经验这东西是有价值的,所以就认为有经验的人就是权威,不容易被质疑
换句话说,就是不希望自己被质疑
比如,我和朋友吃饭,吃的太晚了,下楼的时候,整个商场都关了,但是我知道怎么走
我就说,走这边
朋友没跟着我,却去问保安,我就觉得我被质疑了,我显得很生气
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知道走这边不,是因为我经常在这家商场里看夜场电影,所以散场时,我就知道哪个门哪条路是通的
而你却要问个保安
朋友说,问个保安是确定一下,咱不能心存侥幸,万一门也是关的呢?
你看,我多没面子
我觉得我被挑衅了,被羞辱了,一路上,我没说话
但是人家说的对不对呢? 没毛病,因为“万一”这东西是突发的,谁又能保证不突发呢?因此,人家这个逻辑,咱挑不出来毛病
可是,我为什么断定这条路就能走的通呢,是因为这家商场有电影院,我每次夜场走出来都是走的这条路,通过率是百分百,没万一一说,这就是我的经验,没遇到过突发事件
但是谁的方法对呢?
冷静之余,我觉得都对,关键在于,她是用“万一”来挑战大概率,我是用大概率来对待问题!
我是一个依赖经验主义的动物,比如上大学时,都抢自习室,可是教室明显不够用,很多同学都会拿本书去占座,你去晚了,座都被别人占没了,我是怎么做的呢?
我是用一个月的时间做记录,比如这间三楼A阶梯教室下午二节课后就没课了,可以自习一直到晚上,那我就打个勾,比如这间B教室上午三节课后到下午二节课期间是没课的,我就在这个期间打个勾,比如,这间教室周五一天都有课,晚上也有课,那我就打个叉,我这个记录跑四周下来,规律就有了,哪个教室周一是空的,哪个教室在周二哪个时间段是空的,我基本都掌握了,所以我比别人就去的早,就容易有座
但是有没有变化呢,也有,比如大考试前一段时间 ,教室会紧张一些,有的教室会有安排加课的情况,但日常期间基本上跳不出这个规律,这样,我找空教室就非常有经验
后来,我班的女同学好多就愿意跟着我上自习,不是因为我帅,是因为我知道哪里有空教室,当然也有不跟的,理由也有,万一去的教室有课呢?而我找到有座的有空教室的概率是多少呢?98%以上
你说这叫经验主义也罢,我觉得我做的就是一个概率,也就是大概率事件,或者叫用大数据来做大概率分析
这思路有效不,我觉得有效,现实生活中我多次尝试都能发挥作用,就比如早些年我闲得没事研究北京地铁,周一到周日,比如说4号线,哪个车厢离上楼梯最近,哪个车厢在周几人最少,哪个车厢在这个时间段人最多,哪个车厢在人拥挤的时候最容易有座,或者哪个车厢女生最多,这都可以用统计记录来跑出大概率的……
说白了,它能提高效率……尽可能的寻找捷径……
当然,朋友的“万一论断”非常有市场,比如买个彩票我觉得中奖率很低,她觉得万一中了呢?比如人们说要去实现梦想,因为万一实现了呢?比如多生一个孩子,万一有一个是乡长呢?比如去加杠杆炒股,说万一碰到只妖股不就发了吗……
而事实呢?现实数据是残忍的
万一就是表示万中有一,就是挑战小概率,万一也说明有9999是失败的,而我相信的是统计的方法来找到大概率……同时我也敬畏大概率!
因为,我相信和平年代,大概率是有效的
当然,敬畏归敬畏,我还是没通过心理这道坎,因为朋友质疑我,厌烦到我了,归根还是伤到了我面子的问题,让我比较别扭,总觉得自己被“身微言轻”了,
可是,转念想想这也不算什么,不被完全信任的事常常发生的,我在公司上班也这样,领导问我个什么事,我表达我的意见了,人家还是按人家的想法想,比如人家问我,说自媒体的内容应该写多少字才叫好,我说写二千字就差不多了,轻阅读的时代,人们不喜欢长篇大论,领导点头,是这样噢!
然后过几天,领导突然拍大腿兴奋地跟我们说,某某大V刚才跟她说了,自媒体内容就写短点,2千字左右就行了……
你说说,我能说领导不对吗?常常也是苦笑不得
但是,咱也想通了,常态下,咱的话,就应该总是被质疑或者被认为没有那么大的份量才对的……普通人平凡人小人物为啥不身微言轻呢?
“不做假帐”是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但被某位高级领导说了,分量就重多了,这才是社会的常态!
所以,别信我的,得救!
我也不希望别人信我的!
信你自己的就可以了!
而通常自己发现来的真理的道路,也是最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