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激发起学生爱读书的兴趣更让人欣喜了,何况孩子们还热情练笔,还小心翼翼给我看请我指导。
我支教的学校,学生学习习惯特差,上课不做上课的事,时时刻刻想着玩。更差的是,从来不读书。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出现了两个写作的苗子,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先是一班的陈雯静,写了一篇习作《猫》,起码一千五到二千字左右,风格颇像我,里面的景物细节心里描写,都能跳出来起各自的作用,很是让我惊诧,孩子说比以前爱读散文了,对文字感兴趣了。真是好事。我鼓励她坚持读坚持写,并给她地址投稿,也许以后会成为一个小作家呢!很多事说不定的。这个女孩骨架颇状,大脸盘子大鼻子,长相有男孩的粗犷,内心却无比的细腻。曾经用她拾废品卖的零钱给我买了文房四宝来配我的古筝,奈何我对写字不敢兴趣,收下了心意,把实物给了孩子——她本身练这个呢,对她有用。
事隔一两个月,一个男孩的习作摆到我面前,竟然是两篇议论文,像模像样,论点论据结论俱全,从所举事例看,此学生还比较关注社会事件。而他的语文成绩并不怎样。这真真出乎意料。我一番大大表扬,说了很多优点,鼓励他写成自己的集子,选优投稿。同时指出他的不足。孩子很信我,不久就看见他桌上放了一本有两个砖头厚的史记今译本。问他可读得下去,他很自信地点头,这个叙事都很不上道子的小男娃,竟然爱上了论说文。果然男孩大多偏理性和逻辑思维,而女孩多偏感性和形象思维。这个男娃叫杨宇豪,黑棕色的皮肤,大眼睛里有生涩的羞赧,高挺的鼻子,嘴唇弯曲的弧度有点大,每一个独立的五官都很立体,合起来却并不多帅气,很普通很普通的的小男孩,前途未可限量。
其实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不可限量,在他们自己喜欢的领域。
还有什么比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写作兴趣更有意义的事吗?还有比你发现几个写作的好苗子更让人惊喜激动更有成就感吗?!老师的付出需要什么回报?这就是最好的回报,也是最高的奖赏了。
平时上课声嘶力竭的疲惫和少数孩子不完成作业的烦恼,以及测试落后的成绩,都被这点小确幸对冲了。教学就是挖掘孩子们潜质,得一二英才而授,其余,各有特长和造化,不必勉强和刻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才叫春天。让孩子们随自己的兴趣读书学习,多好!
可惜,需要高考,就必须啥都学。
想当年,袁枚非常讨厌内容空泛、形式呆板的八股文,因此十年时间过去了,他也没有考中举人。为了做官的梦想,他咬咬牙,开始学习八股文。他安慰自己,大不了就当交了一个俗不可耐的朋友,“于无情处求情,于无味处索味”吧!
其实我们的孩子若能理顺自己,也能从自己不喜欢的科目里找出花儿来。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啊。老师能助的是激发兴趣,但医治不了懒病。
语文老师发现了爱写文字的学生,幸焉,兴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