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大度,那我过去打你一巴掌,然后说,不好意思我情绪激动打了你,你会不会大度原谅我?”在调解员说出让男人大度的时候,男子愤然回怼,然后大踏步地向调解员走过去。
唐先生和父母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在他认为,从小父母就偏袒姐姐,做错的永远是他这个儿子。
为了调解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唐先生和妻子小林,以及父母都来到了节目组。
只是唐先生没想到,他来这里纯粹是找罪受的。
他告诉调解员父母的种种不是。
自从结婚以来,父母从来没有帮衬过他,生了两个孩子父母也从没带过,只给姐姐带孩子,反而对妻子处处苛责刁难,哪怕妻子给他们买鞋子衣服,他们也嫌弃买的都是便宜货。
在生活中也是处处挑剔,不是地没拖干净,就是衣服没洗干净,总之来说,只要是儿媳妇做的都是错的。
唐先生看着妻子愧疚地说,我认可的媳妇,凭什么要他们嫌弃刁难?难道就是因为妻子曾经是洗头妹吗?
提起和妻子的相识,唐先生一脸温柔,那是在海南,他结识了小林,小林为姑姑打工做洗头妹。恰逢有一天,唐先生和海南的本地人发生了冲突,两人打了起来。
后来那人的朋友也来了,一起打他,当地人视他为外来人欺负本地人,也都纷纷加入战斗,共同对唐先生拳打脚踢,这时小林为了维护他趴在他身上,后又拉着他跑了十几里地,从这一刻开始,他这辈子就认定了小林。
他们俩结婚后,过得也很幸福,两人从没有吵过架,小林还一直辅佐他的事业。即使唐先生遇到困难时,妻子也是永远支持他安慰他,给他最好的慰藉,相反,父母对他冷眼旁观,不管不问。
就是因为父母对他冷漠,唐先生才认为事业处处不顺,如果父母能给他们带带孩子,妻子和他搞事业,一定会顺风顺水。
这时调解员不乐意听了,说:“你这是一种巨婴思想,把啃老当做理所当然。孩子是你生的,他们没有义务给你带孩子。”
对此唐先生说,那为什么他们会给姐姐带呢,哪怕姐姐姐夫对他们不尊重也丝毫不介意。
唐先生提起,有一次,看到姐夫给父母钱时,是把一摞钱甩到父母脸上的,当时他以为父母会很生气,谁知父母弯下腰把钱捡了起来,不管姐姐他们俩做的有多过分,父母只一味地纵容,不敢说一个“不”字。
在唐先生看来,他们父母对他这样,姐姐功不可没,肯定在背后挑唆了。
唐先生父母听到这里,大呼冤枉,说姐姐对他那么好,为什么对她怨气那么大。
姐姐给唐先生出过大学学费,结婚买房时也出过钱,甚至生孩子时还出了3000块呢。
对此,唐先生不可否认,但他也说,对姐姐彻底失望,是在香港,他过去看嫁给了香港人的姐姐。
有次他出去闲逛,看到姐姐和当地一个人男人发生了矛盾,眼看要打起来,唐先生怕姐姐吃亏,首先冲过去挡在了姐姐前面,于是他和那个男人就打了起来。
旁边有人报警,警察就把他抓走了,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11点多,一天没喝一口水没进一粒米,没有一个人来看他。
走出来时,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凭着感觉找回到了姐姐家,可当他推开门,看到了挺讽刺的一幕,姐姐两口子还有上高中的外甥,一家人正在看《皆大欢喜》。
唐先生自认为他把父母和姐姐都当做至亲的人,就算他们平时对他不好,都没有跟他们撕破脸,但有一次,他再也忍不住彻底爆发了。
那是他的5岁儿子和姐姐的小儿子在一起玩羽毛球,儿子把羽毛球拍到了墙上,反弹回来他没有及时接住,羽毛球弹到了姐姐的儿子脸上,那孩子疼哭了。
可即将50岁的姐夫接下来做了什么?他把唐先生5岁的小儿子咬成了重伤。
对此,父亲赶紧解释,说女婿喜欢逗孩子,只是没有掌握好力度。
可唐先生不认可这种说词,只会更加愤怒,认为父母无底线的站在姐姐姐夫那一边。
这时,调解员该总结了:“能力不足不可怕,怕的是三观不正。姐夫没有轻重,不知分寸,父母挑剔儿媳妇,可不可以理解为他们犯的是过失而不是故意,不是恶意的。”然后对准唐先生又说: 你不够大度,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内心不够强大才会产生愤怒情绪。
这句话把唐先生惹毛了:“让我大度,那我过去打你一巴掌,然后说,不好意思我情绪激动打了你,你会不会大度原谅我?”调解员说:“可以啊,只要你说了这话,我可以原谅你。”
随即唐先生就大踏步地朝调解员走过去,只是被人拦了下来。
这时调解员继续火上浇油:“我确实解读到你作为弱者的愤怒,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他有力量去原谅和包容他人的过错,而不是无比的愤怒。”
调解失败,我都要气得想打调解员了,家庭矛盾错综复杂,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他人苦,未必他人善。
总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判他人,进行道德绑架,这种人活该被打。
父母可以不给儿子带孩子,但要一视同仁,同是自己的儿女,为何对姐姐和他不一样呢,自然会引起心理不平衡。
儿女对于父母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要厚此薄彼,家庭也就没有那么多矛盾了。
对此你们怎么看?调解员说话气人不?要不要一起揍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