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错觉:我们知道的东西很少,但是我们的信心很足。

知识错觉:我们知道的东西很少,但是我们的信心很足。

作者: 砖家_2131 | 来源:发表于2024-06-16 04:15 被阅读0次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一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达克效应,说的是越愚蠢的人,越不知道自己的愚蠢。
书里讲,1995年有一个人想抢银行,他担心抢银行,怕被摄像头拍到,怎么办呢?曾经有人教他用柠檬汁可以制作隐形墨水,他认为把柠檬汁糊在脸上,别人就看不见自己了。他就脸上糊了柠檬汁去抢银行了,后来被警察抓了。戴维·邓宁教授看到这个案例,觉得很有意思,就开始研究这个现象。后来,他和他的学生贾斯汀·克鲁格研究出了邓宁-克鲁格效应,也被称作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就告诉我们,无论你说什么离谱的事,这个世界上都有人相信,而且还不少。人们的认知差距是巨大的。这本书里有一张图,可以看到,一个人首先会经历一次信心的高峰,尤其是青少年时期,“人不轻狂枉少年”,年轻的时候人容易自信,这叫作自信的高峰。在经历了社会的“毒打”以后,人就开始反思,跌入绝望的低谷,认识到自己是不行的,然后再开始慢慢读书、学习,这叫开悟之坡。这就是我们认知改变的过程。很多人没有爬到信心的高峰,也有人跌下去以后就起不来了。所以在认知这件事情上,人很难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
有一本书叫《彼得原理》,它讲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你,在任何组织当中,一个人最终会被提拔到其能力无法胜任的岗位上。因为他能力很强,所以被提拔,但是也因为他总是被提拔,最终他会被提拔到一个无法胜任的岗位上,这就叫彼得原理。
为什么大公司的效率会变得越来越低,是因为大公司当中的彼得原理会出现得越来越多。这是认知问题的一端。
另外一端是什么呢?另外一端是冒充者综合征,就是这个人能力其实是够的,但是他认为自己是冒充的,觉得“我不行,这都是因为别人给面子,都是因为我运气好,我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
冒充者综合征在女性中的比例比在男性中要高很多,很多人觉得自己不称职,实际上她是称职的,但是在她内心当中会觉得自己是假装的。
比如,英国脱欧的时候,好多英国的网民出来说,我们坚决要求脱欧,我们支持脱欧。然而,当时谷歌搜索里,排在第一位的搜索词是“什么是英国脱欧”,排在第二位的搜索词是“什么是欧盟”。很多人连什么是欧盟、什么是脱欧都不知道,但是他有非常强悍的态度。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我们应该慎重对待新闻?

    新闻错觉 我们的信息很灵通,但知道的很少,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在200年前发明了一种有毒的知识类型:新闻,即世界各...

  • 知识错觉

    什么是知识错觉?简单来说就是你知道的的比你想象中的要少。 形成知识错觉有三个原因 ①我们以为我们知道的是“装在别人...

  • 《知识的错觉》导读

    今天听了《知识的错觉》的导读,有时候我们自以为全都知道的知识,事实上知道的并不多,这种现象叫“知识的错觉”。之所以...

  • 被我们遗忘的东西去了哪

    我们一直在讲记的很久之前做过什么;记的什么专业知识,但是,我们很少注意被我们遗忘的东西。那么被我们遗忘的东西...

  • 工具

    不得不承认: 1.我们实际知道的远低于我们以为知道的; 2.我们头脑当中有很多的"知识幻觉"和“知识错觉”; 3....

  • 牵着蜗牛去散步

    对于骁哥,我们是疏于管教的。更准确地说,管了,但是没怎么教。虽然父母均为人师,但是关于知识性的东西,我们很少...

  • 避免知识的错觉,读书实现自我进化!

    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知识的错觉? 避免理解错觉的最好方法就是尽可能的掌握细节。我们产生知识错觉,源自我们对直觉过度多的...

  • 墨菲定律读书笔记(3)

    打败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上篇 控制错觉定律: 我们总是会信心满满地“犯错” 所谓控制错觉定律,是指我们凭直觉而非...

  • 我们的错觉

    有没有这种感觉:读了一篇好文章,觉得不过如此,简单的叙述、简单的故事、简单的情节,没什么难,觉得自己也能写出一样的...

  • 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这个世界上不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很多,但是值得我们拥有的东西却很少,不知道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东西为什么对别人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错觉:我们知道的东西很少,但是我们的信心很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ua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