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林
“功利化”——
我们不能回避的教育话题
近年来,教育功利化是一个热点话题。而大多数谈论“教育功利化”多是出于教育的升学目标考核的角度来谈论也就是人才选拔考察体制本身,但是我们却忽视了日常教育管理中教师执教行为中存在的“功利化”表现。其实,现今教育功利化现象在教师队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中的教师日常教育管理中很多学校里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当然,这一现象的存在是现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加大和不公正不健康的国家公权力的利用在社会生活中的映射反应。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平衡、不全面发展、社会生活物价水平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就业要求持续提高就业压力加大,致使一部分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得不到提高,从而产生“嫌贫爱富”的思潮在部分教师队伍中滋长蔓延而产生的不平等思想在教育管理行为的外在表现,这样的教师就不可能真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在他们心中早就对班上的学生划分了三六九等。
其次,现实社会中“人情关联”和“利益关联”等国家公权力的不公正不健康“潜规则”似的使用,导致了部分教师有求于人和方便用人,影响了部分教师队伍中公正平等的日常教育管理行为,这样的教师就不可能公正平等的对待所有的学生,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早就清楚谁要“照顾”谁不“照顾”。那么,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就产生了许多乱象,例如:分班照顾、学习辅导开“小灶”、对待学生或家长有“冷热”区分等等。
老师——你的公正、平等将是孩子心里一生的影子
教师“功利化”的日常教育管理行为会给少年儿童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影响和伤害。
一是“嫌贫爱富”会让孩子感到“金钱至上”,侵蚀少年儿童的心灵。
校园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的意识、思潮本来就会影响学校,如果身为教师,你“嫌贫爱富”必然会让孩子们崇拜金钱,相信金钱万能。在这种意识主导下,学生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占据了他们幼小的心灵。少年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动辄跟人攀比,比吃、比穿、比享受,甚至,因为受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有的学生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个别学生还错误地认为教师是他付出学费的雇佣,他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拒绝教师对他的管理。凡此种种恶果,不一而足。
二是“人情关联”“利益关联”的成人利益链,会导致友善不存和信任危机。
孩子的心理依赖性很强,对外界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也很强,社会上那些依靠相互关联的利益驱动的做法,对他们影响很大,甚至,从小就给孩子形成成人世界里所谓的“成功学”“潜规则”。教师在这种利益关联下班上必然出现一部分孩子“优越感”突出,身份的尊卑替代了孩子之间的团结友爱、同情关怀和平等相待,这将是对少年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的极大摧毁,“潜规则”破坏了少年儿童人格的正确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孩子丧失了对人的信任,在他的心灵中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而有时则会产生悲剧。如若对真理丧失了信任,不是变成一个凶狠毒辣、残酷无情的人,就是变成一个意志薄弱、假仁假义、两面三刀、爱说谎话的人。不信任的种子可以发出任何的坏芽来,变成道德上冷酷心肠的人,道德价值对他也就不存在了。”而事实上,现在的孩子中间,对友善、公正、平等、诚信持有怀疑态度的逐渐增多。“老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所以,亲爱的老师,不管生活中你有万般的无奈,请你一定要公正、平等的对待自己的学生,不要把社会环境中的那些“行规”以及“潜规则”的污染带进孩子们的心灵,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同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希望我们的校园是一群群鲜活生命成长绽放的地方,是知识与创造滋长的发源地,是善良与爱心荡漾的乐园,是梦想与信仰的扬帆地。愿我们自己给孩子们留下一片可以身在井隅仰望星空的地方,可以有诗和远方的蔚蓝晴空!
2021年12月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