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城里人鄙视我们农村人;我们彝族人遭嫌弃,是真的吗?
前一段时间收到一个彝族小笔友的信。信中他讲到听说城里人鄙视乡下人,彝族人也容易遭嫌弃,让我思考关于鄙视和歧视的问题。
鄙视是一种行为,指一个人因看不起另一个人而表现出来的行为。而歧视则是某些鄙视行为的内在成因,包括因被歧视对象的属性产生的偏见,比如种族、肤色、性别、年龄、籍贯、国籍和宗教等。
一个行为是不是鄙视,比较好判断。翻白眼、骂粗话、竖中指,都是常见的鄙视行为。但这行为是不是歧视,就很难判定了。因为歧视是内在的偏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当我们看到新闻说某个人被哪个人歧视了,只能说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不要不加思考就信以为真。有个成语“百闻不如一见”,很多没亲眼见到的东西都不一定是真的,没亲眼见到的事翻炒出来的个人观点更是不足以信了。
但如果歧视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白纸黑字,则不容抵赖了。比如,有的招聘广告,指明只招35岁以下,很显然是年龄歧视。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公司前台员工居然是六七十岁的老奶奶,飞机上的空乘有很多也是老龄的空奶,感觉很不可思议。后来才明白,年龄歧视在北美基本是杜绝的,大多数岗位都不会注明年龄要求。
说到鄙视,我想到一个寓言。
这个寓言叫“亡斧疑邻”。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丢斧子的人在上山的时候在路边发现了他的斧子,原来是上次下山的时候不小心掉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当我们相信自己经常被歧视时或者相信某个种族的人倾向于歧视我们所在的种族时,就会像丢斧子的人一样,觉得自己处处受歧视。长此以往,就把自己活成了”怨妇“了。我申请的工作面试没过,一定是招聘的人看我是亚洲脸孔,歧视;这个政府工作人员脸本来很笑,一看到我脸就板起来,估计因为我是华人(或XX省的人),歧视;考驾照,没考过,考官是印度人,一定是因为他不喜欢华人,歧视!久而久之,活在‘被歧视”中,满脸苦色。心理学家发现人的大脑里有些有趣的神经元,“镜像神经元”。当一个人见到另一个人对自己微笑的时候,因镜像神经元的作用,这个人也会做出微笑的举动。同样的,当一个人见到另一个愁眉苦脸的时候,脸也会刷地臭了下来。因此,觉得自己处处受到不公平对待,最后还真地使自己受到看起来不公平的对待了。
在给小朋友的回信中,我告诉他:
彝族有很多歌手,我挺喜欢,比如吉克隽逸和山鹰组合乐队。他们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仰慕,因为他们歌唱得好,有一技之长。我们不能控制他人的想法,但能做的是让自己更强大,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甚至只是有技术的电工,机器修理工,管工,都是会受到人们尊敬的。
在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看不起你的人,但并不能说明“你(或)我被一群人鄙视”,更不能说明“我所属的民族被另一个民族看不起”。就好像,你吃饭的时候,米饭里有一颗沙子,你就得出个结论,“这米饭全是沙子”,显然是不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