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十岁,是不是年轻人?
从现实来看,三十岁是最好的年龄,刚刚脱离了二十岁的稚嫩,变得成熟稳重,还有很浓烈的朝气,对事物保有好奇和欲望,渴望得到,也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
但很多人都觉得,三十岁已经成为被拍倒在沙滩上的一波海浪,被后起之秀无情碾压,开始初老,压抑、迷茫、缺少热情,身体开始产生暮气。
诚然,重大的压力压在不少人身上,缓一口气都觉得是奢侈的享受,996的工作模式,甚至比这更为持久的工作时间,让人觉得生活除了工作就没有了其他属于自己的时间,一年到头之后,发现自己还是一贫如洗甚至负债累累。
三十岁的年轻,在不少人看来,是一个伪命题。
(二)
压力是共生的,每个人都承担着相应的压力,这是不可避免的状态,没有压力,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晴天雨天,短时间固然是享受,时间延长,会变成一种持续的疲惫。
从身体到心理,都会觉得自己有废掉的可能。
人天生就有逆向生长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压力来激发动力,当压力消失之后,自身也会懈怠。
当承担的压力得到足够的报酬之后,压力在很大层面上会觉得减轻了,这是不少人的切身感受,因为值得,所以付出。
你无法要求别人如何生活,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和取舍。
三十岁,可以新生,也可以腐朽,身体和精神的状态在于一念之间。
没有人是天生的失败者,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奇迹。
(三)
因为成家立业,改变会有更多的关联,不像一个人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很难改变,却不甘心,想要有更好的发展与更好的生活。
担心因为自己的一个决定,会让家庭陷入不必要的困顿之中,打破原来的平衡状态。
父母的养老、孩子的教育、以及后期的生活规划,都是关联的因素。
不敢是顾虑的因素太多,而不甘是内外力量的对抗。
不甘心让生活一眼望到头,不甘心自己被后辈碾压,不甘心看到自己止步于此。
这是一种来自生活的撕裂感,其实是为了告诫你应该为此改变。
(四)
从细微处改变或者是大刀阔斧的转型,在于个人对自己的期望,也是遵从自身发展的意愿。
纠结的过程最煎熬,每一次断或者不断的选择都会被另一方击垮,自我就是一个暂时的战场,两种力量彼此对抗。
但,往往决定之后会发现,改变才有新生,不变只有持续的苦恼。
更多换了环境的人最后的生活都更好。
因为人是向更高的地方前行的,身体、精神都会有更高级别的成长。
决定之后就已经结束了一段旅程,让下一段生活变得更好才对得起自己。
果断的人更容易掌控情绪,也更容易享受改变所带来的红利。
(五)
让自己在不敢与不甘之间徘徊的太久,会被优柔寡断腌渍的入味,自己还无法察觉。
人需要给自己做长期的计划,五年之后,十年之后,目标在前方,会有改变的动力,也会有积极的行动。
年轻,就有无限的可能,可以尝试新的方向,这才是积极的心态。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要把生活变成故事,而不是让生活演变成事故。
36.5℃的我,想要给你100℃的沸腾。微信公众号:大头针思维(datouzhensiwe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