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舞蹈课前,贝贝就热切地央求:“妈妈!能不能不要回家?在客厅里喝茶等我下课?”这已经是她第六次上课了,上课时间90分钟,刚开始害怕孩子不适应,我一直在门口等候,观察,时刻准备心理辅导。等孩子习惯了,最近两次上课前,我表示要回家,等到下课再来接孩子。现在看来孩子还是不同意的,不喜欢的。我总认为是孩子长时间以来是独生女,太被宠溺,太不够独立,导致没有安全感。今晚虽然心中不是很乐意,但害怕她半途而废,还是答应了下来。
课间休息时,贝贝走出训练室,一看到我,笑容就绽放了,小鸟似的飞向我,一边要水喝,一边不停地讲述着今晚学习的心情,有叫苦,有分享,也有坚持。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子。当孩子叫苦时,我鼓励她;当孩子分享时,我安静地倾听;当孩子懂得坚持时,我肯定她。课间十分钟是我们最亲密的时间,我们一直在说话交流,上课时间到了,我们分明还说不够,不尽兴。我因此得以及时地清楚地走进孩子的心房,跟她一起喜怒哀乐。我突然恍然大悟:孩子需要分享,倾诉时,我们必须时刻守候在旁。孩子不是不独立,她不是自己上完幼儿园,去上小学吗?怎么有可能越长大越缠人?幼儿园或是小学低学龄段,如果父母可以始终陪伴在孩子身边,尤其是开始新的生活内容时,估计孩子是非常乐意的,这个时候的孩子最需要陪伴,最需要倾听,最需要外界的力量尤其是来自父母的智慧,指导迷津,顺利度过。孩子需要被关注,包围式的关爱。假如我们离开或是缺席,孩子该是多么失落,孤单,甚至凄凉。
不要害怕太多的爱宠坏了孩子,浸泡在爱中的孩子往往更加阳光自信,跟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当孩子看到守候在一旁的父母时,露出的幸福灿烂的笑容,分明就是我们最美好的时刻。所以,只要孩子需要,我选择留下来等候,也许自己的一些事情会被搁浅,耽误,但是,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首先是父母,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爱的正确方式。
本周,贝贝儿童画兴趣班的课程结束了,只剩下周末的舞蹈班,她有了更多的时间,这是我们共同的烦恼,需要妥善解决。
尽管她是一个爱涂鸦的孩子,但是,最多也就是消磨一个早上。一个早上或许太久了,画图,勾线,修改,涂色,一系列动作,非常费神费力,我非常担心会不会伤害到她的手腕与关节。尽管她也爱读绘本,可是一口气读完几本之后,她就没有兴致了。虽然她也喜欢骑自行车比赛或是漫游,可是半个钟头或是一个钟头后,她就厌倦了。暑假,还有二十多天的自由安排的暑假,确实是非常考验人的一段时间,考验着家长也考验着孩子。怎么样才能够让孩子每一天都快快乐乐呢?
大多数孩子都贪吃,可是不可能一直吃个不停,吃坏了肚子,可不是小事。大多数孩子都喜欢游戏,可是不能长时间玩游戏,如果学不会控制怎么办?伴随而来的视力下降以及影响孩子身体发育的其他问题怎么办?大多数孩子喜欢伙伴,可是人们总要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总要学会有效地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不能整天都是三三两两,嘻嘻哈哈,除了玩耍嬉戏还是玩耍嬉戏吧?所以,假期,摆在家长面前的就是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爱,有时候又不只是单纯的陪伴。
这两天,孩子已经厌倦了画画和看绘本,看动画片倒是喜欢,但是有时间限制,时间一到,整天鼓着劲嚷着无聊,不知道要干什么事情,闷闷不乐的样子,让人甚是发愁。人天生爱热闹,也许单纯来自父母的陪伴还是不够的,于是我邀请了朋友平时老是一起玩耍的女儿过来做客几天,贝贝喜欢得不得了,终于有个24小时的伙伴了!
她们一起看绘本。朋友的女儿才读幼儿园学前班,有些字不认识,无法顺利进行阅读,贝贝就给予指点;如若不懂,就询问我。朋友的女儿毕竟还小一岁,注意力没有办法长时间集中,贝贝就给她讲故事。讲完故事,她们就分角色地有商量地轮流地扮演绘本里的人物,她们总是能够合作愉快。
有一次,两个小屁孩在贝贝的房间里很久没有你追我赶,悄无声息,楼下的我纳闷她们正在干什么,就上来看看。结果她们并排躺着,正在回忆着讲述着自己各自的校园生活。也许,假期太久了,她们开始怀念了。也许,美好的事情总是要分享的。她们叽叽喳喳,不时“咯咯咯”笑,还很害怕被发现似的,尽力压低声音,朝门口张望,这才发现我早已经站在门口发笑,贝贝马上下逐客令,虽然是撒娇型地却也是不容置疑地,我丝毫不敢违抗。贝贝娇爹地说:“妈妈,你去看书或是写文章吧,我们自己玩!我们玩得可好了!”我这才知道,有时候我们大人,作为父母,那一份监督与见证,了解与参与,是多余的,孩子们同样需要独立的纯粹的自我空间。我们应该认清具体情况,尊重事实。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不能否认,有了孩子后,我考虑了更多的问题,更加花心思琢磨该如何爱。爱不是一厢情愿,爱不是操控,爱不是投资。爱是理解,理解对方从而满足对方的需求,爱是成全的释然与轻松。
当孩子需要我们时,我们就出现;当孩子不需要我们时,我们就隐退。
其实,当孩子能够享受自我时光,我们也完全解放,恢复自己的时间,不会一直被孩子捆绑。之所以被捆绑,应该是没有培养孩子独立面对生活,安排时间的能力,没有给孩子提供自我满足的机会与环境。爱孩子,谁都会,谁都愿意,每个人都在做,可是到底该怎么样,才是合理有效地,就值得思考,反省,学习与调整了。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不断反问自己:这样做,对孩子好不好?对不对?
也许又会有人说,这不是以孩子为中心了吗?唯孩子是从了吗?不是的,不是的。眼里只有孩子的父母,不尊重夫妻关系,完全丧失自我,牺牲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精力,自己的兴趣,事业,社交活动全部停止,封冻,所有目标和措施都围绕着孩子进行,展开,以家为牢,寸步不离。看起来非常爱,实际上是不懂得爱。完全沦丧了自我的爱,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确的爱。要么是拎不清,要么就是控制欲太强。
《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一本非常隽永的绘本。一个人不仅要被爱,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后者更为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会爱别人,以别人舒服和喜欢的方式去爱才是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情。当豹纹猫终于不再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享受与温柔素静的白猫在一起的时光,生儿育女,慢慢老去,他终于能够安详地无憾地永远死去。
只有我们懂得爱,才能恰当地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只有我们懂得爱,才能够调整关系,欣赏对方,尊重对方;只有我们学会爱,才懂得珍惜,坦然地面对潮起潮落,成功与失败。否则,爱是负累,爱是受苦,爱比不爱更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