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己的日记散文想法
传承加创新,经典永流传

传承加创新,经典永流传

作者: 余承恩 | 来源:发表于2023-07-04 09:47 被阅读0次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溯古至今,一路传承、融合、创新,终将令世界叹为观止。近些年来,为弘扬中华文化,不少佳作节目层出不穷。如《中国诗词大会 一诗词盛典上,飞花令让人眼前一亮;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让人仿佛穿越回盛唐之时.这一系列的经典节目,用创新的现代方式传承传统文化,让经典永流传。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源头,哪来活水?从《诗经》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到唐诗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再到宋词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直至今日流行歌曲的“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那些经典的诗词,都在课本中成为必背项目之一。身为学子,自当不忘古书精粹的教诲,自勉自律,努力学习。

  创新是传承的动力。为弘扬华夏悠悠文化,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开播以来,震撼不已。它以表演和对话的方式、古今穿越的形式向古人致敬,向经典致敬.它演绎并叙述展现了孙武的《孙子兵法》;徐霞客游历四方被当今的高铁所折服;宋应星为农请命书写《天工开物》,窥见现代袁隆平“杂交水稻”,二者握手之时,天涯知交之情,震撼人心.这档节目在引荐了古代经典的同时,将古今理念辅之以穿越概念展示出来,将创新发挥到了极致,将精神永传后世,将经典永续飘香。

  传承加创新,是融合和变通.创新需要融合和变通,近年来,国潮作品屡次“出圈”走向全球,它是结合当代需求,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的成果。回溯古今,有陈独秀等学者以笔救国,创办《新青年》,唤醒国人冲破枷锁走向新生;也有河南卫视宣扬传统文化,以舞蹈的形式不断创新,用现代化的方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唐宫夜宴》、水下洛神舞《祈》等舞蹈技惊四座,震撼四方.创新需结合时代情境,融会贯通,适应时代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物。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颠覆传统。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的骄傲。当下过于传统的文化,可能传播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来让当代年轻人了解并传承下去。因此,用创新的方式继承传统是时代所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以自身的学识技艺,古今相融,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永葆青春与活力。

相关文章

  • 文化传承,经典永流传

    文化源远流长 对于诗词的喜爱来源于学生时代,开始是喜欢那种朗朗上口的韵律,后来慢慢爱上了她的意境。一首诗一段词就是...

  • 文化传承,经典永流传

    文/枫为之

  • 九龙镇成功举行中小学生经典诵读优秀节目展示活动

    传承经典文化,让经典照亮人生。九龙镇各中小学扎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经典进课堂,使经典在校园里永流传。本次活动...

  • 《经典咏流传》,经典永流传

    2018开年第一大节目,《经典咏流传》可谓是声势浩大。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

  • “经典咏流传”,经典永流传!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提高我校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于2...

  • 经典永流传

    有一天陪着两岁孩子看电视,偶然间调电视台看到一个音乐类综艺节目,视频播放着一个很有古风的画面,赵照和一群孩子在唱着...

  • 经典永流传

    作者:梁砚茹小仙女 经典,古人流传下来的经典诗词。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么一句话:华夏少年,意气扬。 我个...

  • 经典永流传

    历史长,岁月远,你挑灯回看。 文学繁,浩如烟,我把萧再叹。 关雎鸟,蒹葭草,《诗经》情真意美好。 走山川,作酒仙,...

  • 经典永流传

    3月12 星期一 晴 经典永流传 只是过了一个周末而已,寒冬立刻转为艳阳...

  • 经典永流传

    在《经典永流传》中,有许许多多的古诗词。他们把古诗词,用自己的语言改编成了歌!改变后的歌变得栩栩如生美妙动听。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承加创新,经典永流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fq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