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必给自己套上“好妈妈”“坏爸爸”“溺爱型妈妈”“权威型爸爸”的枷锁。我们都是普通人,仍然有成长的空间和改变的潜力。和孩子一起生活,不仅需要我们耗费精力和体力,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智慧和恒久的忍耐。即使我们不能做到这些,也不必苛求自己,正如我们不必苛求孩子一样。多给孩子一次机会,也多给自己一次机会。
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是:
彼此相爱,让自己快乐,也让我们所爱的人快乐;
生活中不再互相指责和抱怨;
体谅他人的感受;
用正面的语言表达愤怒和烦躁;
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自己的需要;
让孩子成为有爱心、负责任的人。
放弃那些陈旧的,对孩子没有帮助的说话方式,让孩子能从我们身上学到好的沟通方法,然后运用到他们今后的生活当中来,面对朋友、同事、父母、伴侣以及他们未来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