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人人所追求的,生活舒适就是吃好点,穿好点,住大点,出出有车,工作舒适就是轻松,钱多,福利好。每个人对舒适标准理解不同,常知足者才能长乐。相对于物质舒适,精神舒适在当下更为重要。
精神舒适核心在于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是一门永不过时的学问,可要处理好却要与时俱进。人际关系是从血缘关系引申出来的同学关系,师长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维持这种关系的要义为互利共赢的利益。而这种利益并不是简单的物质交换利益,往往精神层面的共处是人际关系开始得起点。所以从古至今,识人显得十分重要,老话讲“不识人头,吃足苦头”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保持人际关系的舒适度呢?比较好的办法是对事不对人。人与人相处因事勾连,事是中介和桥梁,做事有标准和底线,那评价肯定不会统一,达成共识和形成合力并不容易。因此,相处时就事论事为好,不必以心换心。只有久经考验,诸事磨砺,顺逆检验,才能用心交流,但这种对象寥寥无几,所以才知音难觅,知己难求。如果我们一生中能遇到一二,那是我们的幸运。若有缘遇到后无缘长久或根本无缘相识相见交,也不要懊悔,这是人生的常态,关系的真相。
我们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不要相信对方会被改变,这是一厢情愿的错觉。如果有这个想法,彼此之间舒适度也就完结了,再有改变对方的行为,那就要结缘树敌,朋友反目了,想想实没有必要。
舒适在于心念,心转念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