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散文
《道德经》之成语-知足不辱

《道德经》之成语-知足不辱

作者: 遇见宏山 | 来源:发表于2023-07-08 07:37 被阅读0次

2023年7月9日  星期日  晴  28℃-37℃



知足不辱

宏山手写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四章

【成语】:知足不辱

在老子看来,人的最高目标应该是追求健康长寿,而不是追逐名利,这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殚精竭虑地去追求名利,就会危害自己的生命,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过分追求而不知满足,也就是欲望无止境,这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因此,追求财富和名利要适可而止。

我们不否认利用聪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来争取财富和名誉是光荣的,但我们必须把握住一个度,要适可而止,只有这样做了,才能既收获名利,又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有的人甚至不惜利用卑鄙无耻的手段来争取财富和名利,然而在这虚伪的过程里,更出卖的是自己的人格,耗费的是自己的精力,换取的仅仅是一点点可怜的虚荣心,到头来是以沉重的代价换取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真的是不值得的。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子,老子所言的轻名利、远欲望,并非是完全不接近这些,老子并不是一个极端遁世的人,他不反对人的基本需求,只是希望我们世人在声名利禄面前不要迷失了自己,要知道知足常乐、知止不衰之道。

相关文章

  • 【第125天】阅读《道德经》之44章《余》

    【第125天】阅读《道德经》之44章《余》 适可而止, 知余而足。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多藏厚亡, 甚爱大费。...

  •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这...

  •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多知足,少贪欲

    “知足”一词出自《道德经》中的“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且常言所说“知足不辱”包含了...

  • 道德经解读: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解读: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出自《道德经》第44章,它的原文如下: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欲益反损: 出自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故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 释文 益:得益;损:损害。原想...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淡而无味: 出自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释文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

  • 幸福,在于知足

    《道德经》中说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经历万千坎坷,方知平安就好;看遍世间繁华,方知知足就好。 人...

  • 幸福,在于知足

    《道德经》中说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经历万千坎坷,方知平安就好;看遍世间繁华,方知知足就好。 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之成语-知足不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nd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