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治理有吹哨人,企业的管理架构里也有一个专门这样的岗位和角色。
吹哨人,顾名思义就是吹哨子的人。这个词起源英国的警察发现案情发生时会吹哨子的动作,以引起同事以及民众的注意。而从此延伸出来,我们所指的“吹哨人”是为使公众注意到政府或企业不足漏洞,以采取某种纠正行动的人。
简单总结,所谓的吹哨人即是发现异常,提前预警的人。在企业里也有专门的吹哨人角色存在,在我们公司被称为“审计”,从公司到集团,都有这样一个团队,充当着这个角色。
这些企业里的吹哨人,这些审计人的角色就是从公司各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包括各项工作流程的把控,他们要从日常的工作中通过流程梳理、数据分析察觉和发现,常规工作流程中存在的漏洞和风险。于是,这样一群人也难免会成为各个功能组的业务部门人员所不喜的群体,因为他们会像审犯人那样询问业务部门各种流程,要求业务部门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审查,并且最终判定这个业务部门目前运作流程是否存在漏洞或风险,接着从审计防控风险的维度提供一些对于业务部门而言是啰嗦和繁琐的工作要求,但是对于审计而言这些都是防控工作流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漏洞和问题。当然,很多时候,上层管理对于审计提出的问题都是予以极大的支持,并且要求业务部门务必尽肯能的配合。于是,这样从而更加加剧了业务部门被审计时候的反感,因为从业务部门的角度,更多讲求工作实际的需求和流程的简化,但从审计的角度更讲求流程的合理以及相关风险的把控,因此有些时候这2者的需求难免会有冲突。
当然,审计虽然作为一个企业里独立的部门,但确是依赖于业务部门而存活的部门,因其工作全部基于公司风险把控,风险的切入手就是从业务部门开展的工作内容。同时,审计部门对于人员的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要求也非常高。学习能力高要求源自于,要从自己从未从事的业务部门那里去学习和了解其相关的运作过程和工作过程,甚至要了解业务部门的报表内容等等,涉及各个部门里面不仅有大维度,还有最关键的一些细节。毕竟,风险很很多时候就是从细节疏漏里发现的,这些对审计人员自身的学习能力要求非常高。第二个维度就是逻辑性,审计人员从业务部门那里了解到了业务部门的运作后,还要分析其合理性,并且在与业务部门交流过程中,难免业务部门个别人的表述会故意放水或者取舍内容,甚至故意隐藏一些内容,为此审计人员要从现有的材料里、看到或者了解到,综合各个维度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梳理,才能系统性深入思考透彻,进而判定收集信息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一方面在收集信息,一方面在不断判定信息,同时还要不断地逐步深入了解,审计这类型颇似判案的高强度逻辑训练。这是一类厉害的角色。
为此,这往往是一群让人有复杂情感的群体。越是理解他们工作目的的人,越是佩服他们;越是不理解他们工作目的的人,越是讨厌他们。这就是企业里的吹哨人,这一哨声吹响,说明某个业务部门存在不足,务必纠正,并限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另外,还会定期对于整改和修正进行跟踪和反馈。其实,说的直白,这个审计的角色作用,远远高于吹哨人的角色。因为吹哨人的角色仅限于发现了警情,而审计的角色发现了风险后,不仅对业务部门提出了要求,甚至还会给出具体的建议,帮助业务部门进行调整和修正,并且有后续的跟踪和闭环。这更像是针对某些不当行为的长期纠正治疗手法,有定期的跟踪和纠正后的诊断判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