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读书笔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 白首卧松云 | 来源:发表于2023-02-05 23:56 被阅读0次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找不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见踪影。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引领着强兵勇将,金戈铁马,气势纵横万里,一如猛虎出山!

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落无数。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记起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自己还能吃饭吗?

赏析

这是一首沉郁顿挫、悲壮苍凉的词作。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开篇的格局高远,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也说明了作者写诗为文的起因不是囿于一已私利,而是不忍见大好江山沦落异族之手。这就为本词定下了较高的家国情怀格调。

三国时代吴国国主孙权,他继承父兄基业,西拒黄祖,北抗曹操,战功赫赫,称霸江东,为世人公认的一代英雄豪杰。也令他很是佩服。但历史却终究是风云变换、物是人非了。

然而如今,就连英雄了得的刘裕的居所,也沦落为毫不起眼的“斜阳草树”与“寻常巷陌”,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与气势了。由历史名城联想到有关的历史英雄孙权与刘裕,行云流水,承接自然,含蓄蕴藉,然而不掩气势磅礴。

这其中文人仕子的忧国忧民和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相联系,个人怀才不遇的困顿与历史英雄人物功成名就、名留青史作对比,表达了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羡慕他们,而感叹自己屡被贬谪,遭遇坎坷,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悲凉。

在这四十三年中,金国与宋朝战事不断,连年不绝。而作者虽一直极力主战,并为收复故国不畏艰难,戎马一生,但眼看英雄老去,机会不来,于是心中自有一腔无从说起的悲愤。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今的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当然,辛弃疾渴盼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还是又一次落空。

  在这首词中用典较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比拟的。当然,用典只是其一,最令人称道的是这首词大气豪迈的风骨,成为豪放派词作中的经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nz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