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社群创立到社群运营,围绕着“我能为群员做什么?”的心态去做,你就能收获一个高粘度,高转化的社群。
进群宝:通过有意识的维护和运营,一个社群可以有比较长的生命周期。下文将会给大家介绍一些社群运营的方法。
构建期:树旗帜,定纲领,找同伙
清晰的定位才能保证社群里的人会拥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景。找到一帮人,做好一票事儿,这就是构建社群的前提。一个好的社群,离不开一个好的群名。群名体现你的群定位,影响你的社群氛围。适度的门槛来筛选同伙。社群需要设置门槛来筛选出优质成员。下面介绍三种有效的门槛过滤方式:
付费筛选法。通过付费进来的人,相对来说都是学习意愿更强烈的人,也是对社群理念比较认可的人,这为日后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家门槛法。一个社群需要有多个核心成员,对于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群更是如此。对于在行业内的资深人员,可以免费进群,通过他们树立群的品牌,带动群内容输出。
任务筛选法。对于想学习但并没有太多的经济能力的人,可以要求他们分享我的文章或者推
荐我的公众号,通过任务筛选法验证其加入社群的决心。
群仪式感搭建群组织文化。独特的仪式感构成的群文化是保持一个社群长久活性的最重要构成要素。

社群的仪式感可以从个人群名片修改、入群介绍等方式来实现。还有,入群自我介绍,发红包都是很好的群仪式和破冰方式。
兴奋期及成熟期:输出价值,树立品牌
社群构建之后,很快进入群兴奋期。新鲜感过后,逐渐开始稳定下来,进入成熟期。很多人在这两个阶段不断建立各种分群,想方设法把规模做大。
事实上,社群并非越大越好,过度最求大而全的社群必然导致社群管理的不可控。实践得出200人以下的小社群是最适合管理的。

在兴奋期和成熟期这两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成果输出和劣质成员淘汰。做好成果的输出,群员答疑,通过成果输出塑造社群品牌。
一个群的灵魂人物往往就是群主,但不能单靠群主的输出贡献。常用的有效的成果输出激励方式有:嘉宾空降分享、优秀群员自荐分享、轮换任务分享。提升他们的参与感,通过在线分享梳理他们的知识体系,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演讲能力。

沉寂期:加入新玩法,激活社群生命周期
每一个社群都会最终会走向衰亡,如果在社群进入生命末期的时候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措施可以重新激活社群,焕发新生命。
重新激活一个沉寂群的方式主要有:加入新血液、变换群昵称、善用小工具加入新玩法。
每一个时期通过不同的群名称,让群成员有不同的新鲜感,每一个重新玩法都让他们可以拥有新的头衔,新的角色带入玩法。
另外,在群陷入沉寂期后可以邀请一些活跃分子进来,和鲶鱼效应一样,通过活跃的新鲜成员激发带动核心老成员的参与欲。加入群聊机器人,使用群签到功能,将近沉寂的群突然就激活热闹起来。
社群是一个深耕的组织。从社群创立到社群运营,围绕着“我能为群员做什么?”的心态去做,你就能收获一个高粘度,高转化的社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