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形式中来,到形式中去

从形式中来,到形式中去

作者: 烟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21:42 被阅读0次

“从形式中来,到形式中去。”这个论题是我在和大一的朋友讨论和梳理美学中的关于审美的角度和看法的时候讨论的一个主题。今天在这里我想单独的把这个结论挑出来说一说关于我从这个论题得出的结论和看法。

关于形式的话,学艺术的同学应该了解的就是。严谨的构图比例,以及准确的透视关系。再高一点的层次的话就是加入自己对于空间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如果说你要问他们,你感觉这幅画从哪里来看,或者说是从哪里来去感受的话,那么很多人都是会主要从美术的基本思路来思考和回答的。就像我在上文之中提到的构图,以及配色的问题,或者是空间透视的概念的问题。

那么对于大家所说的构图,透视和配色的方案和合理的程度。这个当然是学习视觉专业的学生,或者是专修艺术学科的学生所要熟悉的基础。

不过呢,我就想从这个熟悉上面来说说我的认识和看法,我认为,很多学生在这些基础的概念上面只是一个熟悉而已。而并没有理解。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所说的熟悉指的是很多学生主要停留在了一个“知其然”的程度。因为他们只是需要知道,并且遵守着基本的规律,那么效果不错的画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对于当前的艺考来说已经足够了,所以为什么要去理解和知道那么多呢?我得到好的分数,一个绘画的好的的技法的效果就已经足够了。

当然前面说的只是在应对我们的艺考的选拔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基本的常识和概念只需要背过,然后在画纸上面机械的去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然后将这种感觉在考场上面发挥到淋漓尽致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大学的学习之中,那么对于高考中的基础的常识我们不仅仅要做到“知其然”了,而是要做到“知其所以然”了。那么对于我们学习所需要的要求就会得到提高,从而我们在大学中对于原来的基础的常识和概念要做到的不仅仅是背诵和机械的简单活了。而提出的更多的是在于一个理解构图和配色的由来。并且去不断的去培养自己关于构图和配色的认识。以及其他没学过美术训练的人对于一个画或者是一门艺术的看法和理解的阶段和程度。

那么学生在高考的时候做到的是“从形式中来”,那么大学需要完善的就是“到形式之中去”

而在“到形式之中去”我想先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大众审美的四个阶段和接触感受的东西。

第一阶段是针对大部分人而言,他们要的只是一种感受,如果说的露骨一点的就是感官的刺激,和视觉本身所带来的冲击。这个举例子的话就是格斗,这门艺术无论是在视觉上面,还有荷尔蒙上的感受和冲击无疑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我们欣赏着最原始的搏击,去感受力量之间的碰撞和魅力。这就是一种最直接也是对于美的表现最有力而言的表现。

在格斗上面还有一个古老的例子就是罗马的角斗士。相信看过电影《角斗士》的很多同学都目睹过角斗场上的搏杀和金属的碰撞。而在血肉的腥味和钢铁的火花之下,角斗的本质将暴露无疑。在最后对于失败者的裁决之中,我们有可以掌控和把握一个人,一个奴隶的命运。那种掌控和碰撞呈现的,是杀戮最直接的表现。也是刀剑艺术的究极荟萃。而在台下又有很多人兜售角斗士的汗液,这些东西成为了妇女的众矢之的,正如当今的口红和香水是一个道理。人们不需要理解太多,不需要知道太多,我们只需要呈现的就是这种直接的碰撞,和冲击。所以很多音乐或者是流行的曲目我们会发现他们往往是节奏感极强,或者是歌手本身的的声线和配乐的旋律好听。而我们只需要感受就够了,最简单的感受而已。

而到了后面,有一部分人看到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并不是要艺术作品在本身创作过程中的冲击,而更多的是这些人会联想到曾经震撼到,或者是冲击到自己的东西。举个搞笑的例子吧,就是假如你和王勃在一起看落霞晚景,上面大雁不断飞过。那么震撼到你的时候你往往会说出“好美”“好美”的词,而王勃就会来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块体现的就是审美的第一阶段和审美的第二阶段的问题。

那么第三阶段就不仅仅局限在联想的层面了,这一部分人更多考虑的是这件艺术品在社会之中的地位和对于个人影响力的表现。之前联想的震撼,只是将自己对于一个事物的反应投射到这个物品上。所以如果说审美的话,第二阶段审视和感受到的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美,而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个人脑子之中的臆想和刺激。这个的例子就是移情,简单的说吧就是我们恋爱,很多人恋爱了,但是矛盾很大,没多久分手。而往往会说到“我咋当初看上了你”这种话。那么这个就是移情的典型事例,其实对方互相爱的不是对方这个人,而是自己的情感在对方上面的幻想和投射。这个简单点说就死你喜欢宋仲基,那么刚好同班有个男生长的也像宋仲基。而且说话啥的很多都有那种暖男的感觉。那么你追求他爱的就是你幻想的宋仲基,而并非是这个人本身。正像俗语说的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恋爱中的人智商是负数”。当然我们在这里就当玩笑话来看吧。

第三个阶段的审美,举个例子来说,马云爸爸画了一幅画,一幅不太过眼的画,而拍卖行卖出的有几千万美元那么多。其实在这里画的价格并不是这个画的好坏和审美来决定的,而更多的是马云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大家对于他个人的影响力的一种默许和认可。当然这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审美的第三阶段,借由事物的联想之上,再加上个人的影响力,以及物体本身的震撼和感受。通常的例子无疑就是古代的宫廷壁画和浮雕了。你看这些浮雕有啥价值,那么就是对于皇帝个人的认可和影响力的扩散。如果细看内容的话这些浮雕壁画往往是给皇帝吹牛造谣的。或者是给皇帝个人来拍马屁的。

而审美的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最后的感受了。这种感受我们仍然回到了最初的视觉上面的冲击和感受,但是在感受的时候我们又加入了自己更多的一种主观的情绪和思想。说艺术上绘画最美的地方,莫过于这些绘画作品美妙的是在于有画家本身的对于画面的主观处理以及自己的情感表现。那么这件艺术作品完全是可以说是画家独一无二的作品,因为那一刻的感受,那一刻的思绪,那一刻的表达。都在那一刻决定了,这是任何时间所无法替代的。用恋爱来举例子的话就是,你了解了这个人,知道了这个人的本质,而你喜欢他并非由于自己的移情和幻想,而更多的是在于这个人的本质。比如他的品质,他的才华,他的能力。喜欢一个人的本质,还是你的移情的幻想。这是第二阶段和第四阶段审美的区别。

那么对于审美的四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感受就是这些。我们如果只需要记忆基础的构图和表现的话,那么我们缺少的是对于视觉,或者是听觉的人对于视觉效果接受的程度,我们不了解人们的审美接受,那么对于我们自身来说,在艺术中的学习就不完整,没有一个基础的意识和自己的逻辑体系。因此很多学生画的好,但是好也只是遵守着构图这些基础元素,而并非理解他们本身的意义和自己对于构图,或者是画的本身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很多的学生作品,符合基础的常识,但是十分的生硬刻板。如果要是自己去创作或者是表现自己的思绪的话,那么完整表现自己想法和感受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学习需要的是,培养意识,建立自己的体系,然后锻炼自己需要的能力,补全自己的不足。这样你才会对于艺术和审美有一个科学的有体系的认识,你才可以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之中发现属于你自己的问题。来真正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相关文章

  • 从形式中来,到形式中去

    “从形式中来,到形式中去。”这个论题是我在和大一的朋友讨论和梳理美学中的关于审美的角度和看法的时候讨论的一个主题。...

  • 《 生与死》

    从虚无中来,到消逝中去。 从一拨人群中来,到另一拨人群中去。 从渺小中来,到浩瀚中去。 从无人识中来,到无人记中去...

  • 从形式到意象

    无数次读过类似的说法:艺术的价值就是要给我们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眼光,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虽然身为文学爱好者...

  • 从文学中来,到生活中去

    昨晚,在大梦书屋(西湖店)举办了一场“新书分享会”,作家谢有顺携带其新作《成为小说家》如约而至,同时到场的还有其恩...

  •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作文,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 作为学生,作文可谓语文的半壁江山;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提高学...

  • 从宇宙中来,到宇宙中去

    来源:丽睿客创投 1996年7月24日,澳大利亚天文学家证实,宇宙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古老,而是比原先估计的要年轻...

  • 《从混沌中来,到混沌中去》

    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一天,盘古突然...

  •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第536天 20.11.22 在讲微课的过程中发现,心理学其实就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

  • 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

    时常想起老家屋后那座小山。 那是在任何一个乡下都能看到的小山,没什么特别,山上有各色的植物,有着诗一样的名字,好听...

  • 从念佛中来,到念佛中去

    曾经读书近百部,未有真修行。 曾经打坐几年,未能见心性。 直到真念佛,而今不足三月,数次感应,数次如梦初醒,渐得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形式中来,到形式中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pg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