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次读过类似的说法:艺术的价值就是要给我们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眼光,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虽然身为文学爱好者,我还是清醒而诚实的感到这话说得有点吹牛。即便我把文学看得很重要,我还是怀疑,它真的有改造世界的洪荒之力吗?一部电影或者一篇小小的文章,就能给我们一种新观念?!
1、形式
记得很早以前的一个外国幽默,说的是一名音乐系大学生请一名音乐家听他的作曲,在他弹奏曲子的时候,音乐家不断脱帽敬礼。奏完一曲,大学生惊讶的问他为什么。音乐家回答说,因为我有一个习惯,凡是听到大师或者好友的音乐,我就要脱帽表达敬意。大学生自是羞愧不已。这说明,音乐作为一种纯形式艺术,能够被人一眼认出的陈词滥调没有存在价值。
什么是形式?形式的近义词是结构,甚至情节的结构也是一种形式。对文学作品,我们根据文字构造人物行为,关系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形式再认事物的过程。
譬如,我和儿子看一些经典电影时,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惯常的动作,我马上会由此意会其中人物的意图或其下一步的行动意向,但对6岁的儿子来说,这种形式和意义的关联可能并不存在。因为对他来说,这种形式与意义的固定模式重复的次数还远不够多,所以他认不出来。他还缺乏生活经验,或者说,他还缺乏大量稳定活跃的固定模式的库存。所以他不断的问我,这是怎么,那是怎么。但对成人来说,因为我们早已自动化了,因而觉不到对形式的认识问题,或者是形式问题。
从形式到意象第2个例子是儿子画了一只鸟,画的不错很有进步,于是我夸赞了他,还提到了其中的羽毛和翅膀。儿子问我,“我没有画羽毛,你怎么看得到羽毛呢?”我因为看了视觉思维艺术方面的书,所以对他的问话变得敏感:是啊,他确实没有画羽毛,但是我却知觉到了鸟的全部构成成分。显然这就是形式的意义,我认出了它的结构形式,由此构造出整个鸟的形象,进而鸟的形象作用于他的画,于是我认为那里有羽毛,并“看”到了鸟的所有组成成分。假如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类似鸟类形状的幼儿,自然不会看到这一切丰富的构造了。(顺便说,在两三年前儿子画人体画的时候,竟然会画出身体中的内脏。)
这意味着我们要能够理解世界,首先必须有大量活跃的模式供我们提取,以与当下的事件对应起来,“认出”所发生的事件。
对于艺术欣赏来说,认出当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感受到形式的意味,也就是意象。
儿子的小鸟画,只是一种鸟类的形象,还谈不到意味,所以不是意象。他只是复原了某些种类鸟的大致形象,并没有要表达其内在精神状态的意图,所以便停留在了形象阶段。
理解形式指向的形象只是最粗浅的一步,形式使我们认出其意向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对它没有特别的感觉,我们虽然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者它是什么,也仅此而已。它不会激起我们的感受与想象,我们也就不会对它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形式到意象 华岩
2、意象
因此我还需要理解形象背后的内涵,也就是进入意象的范畴。如果我知道我头脑中的意象是如何生成的,有可能会使我产生意象的感应和构造上的一个飞跃。
继续说画。怎样才能将画变成一幅意象画呢?几月前一位简书友所评的一幅古代老虎画,令我印象极为深刻。这只据说是被一只小野蜂吓坏了的,病猫一般的老虎,与作者的自身形态极为类似,非常引人遐想,因而对我产生了强烈的意象作用--在我的心中引起震动,唤醒过去的记忆,或激发出一段思想,使我浮想联翩。可以说,它在我的头脑中活起来,带给我的遐想越长久越深入,它在我的头脑中就将活得更长久。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凡是能够在我们心中激发想象的形象,就或深或浅达到了意象的层次。相反并不成立,因为我完全可能是对意象不敏感的观者。但是对一个越是不敏感的人,能够激发起意象的感受,说明它越是成功的意象。
一个成功的意象对不同人激发的想象可能差别巨大,但它具有激发想象,思考与回忆的能力,这是最根本的。所以意象是能够激发感受性的人造之物,并让人情不自禁的展开头脑的翅膀。
什么样的事物会激发我们强烈的感受呢?当然是最特别的事物,最典型的存在,它同时具有这两种属性。也许它并不真的特别,而是很普遍,因为只有它具有普遍性,它才会出现在我的已有模式库藏中并被认出来。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相遇无穷的模式,而这些模式的不断发生只是印证了一点,那就是对我们来说,这个世界无聊透顶,没有什么新东西需要纳入到我们的模式库中,因此引不起半分注意。
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心灵有问题,而是进化的需要。我们需要保存我们的注意力和意志力,以便它不至不断为无关紧要可自动完成的小事分神,而在遇到真正需要解决的新情况新形式时已耗尽了力气。由此必然的结果是,我们对形式的敏感度越来越低。
我们需要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来激发我们的感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把它看作一种全新的重要模式,乃至睁开心灵的眼睛,去打量它,重新认识与之相关的世界。
对于艺术来说,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表达的形式。一种能够引起注意的东西--正是它打破我们心灵的壁垒,在其中刻下意象的烙印。生活的内容不难穷尽,但形式和组合却可以千变万化。传达意象的容器首先是形式,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根据艺术审美优化的人类生存模式,所以它能够被任何文化下的人再认出来; 同时它又有一种极具个性的表达形式,有引发人类的注意的力量。这就是意象,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从形式到意象
3、艺术的价值
那么艺术到底有那么大作用吗?或者说,那种有吹牛嫌疑的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
首先,艺术用新的形式敲打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思维不至过分固结模式化,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已有的事物,让我们的生命保持一种灵活性,一种不断自我更新的要求。而这只有通过打动我们内在心灵的意象才可能达到。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大脑中储存的模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化,它在日常世界里越少看到新模式,它认为我们无需去关注新模式,因为一切都不过是旧的重复,根本不值得注意,自然而然的,我们的行为日益自动化,模式化,人的心灵变得麻木,对一切熟视无睹。艺术试图将我们从这种日常危机中拯救出来,用新的形式与想象激活我们麻木的头脑,让我们的心灵为之一振。
我们常常会觉得,美的艺术,表达了我们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这是因为艺术家的创造能力,他用新的眼光或想象为我们指出了看待事物的新的可能方式。也许这种思维的改变和新的思想方法不过是极小的方面,但它对我们感受自我的活性与生命力却至关重要。
儿童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他每天都在感受着世界的新,从而激发出他探索世界,继续存在的强烈欲望。不论从生理结构还是思维能力来说,成年人都应该比儿童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然而事实却相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艺术如何出新?这里正好有一个绝佳的例子,出自于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摘录如下。
小石潭记中,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射,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
论者认为,其中的空字表面上是什么也没有,就妙在没有水,恰恰写出了水之美的效果。水透明到像什么也没有,好像鱼都游在空中一般。然后追根溯源,写到南朝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推测是柳宗元写此意象的本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用深千丈还能见底,可以见到鱼来形容水的透明,但是毕竟水还是有的。再至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比吴均更胜一筹:
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
用鱼的看似悬空来强调水的透明,显然是柳宗元所师承的。
摘抄完毕。
柳宗元是否从这两位先辈传承改造得到这一绝美的崭新意象已无从考证,尽管前辈的意象已经足够美好,柳宗元依然创造出了新的更美的表达形式,确实有改变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作用,至少在如何表达水的极度清澈,或者可以清澈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上; 并可能激发我们在类似问题上的想象和创造的欲望。
据若干年前我去九寨附近牟尼沟的经验,此处游人稀少,山间遍布海子,多深不见底。游鱼没看到,却有面上浮草的影子落在淹没于水中的树干上,清晰可见,并随波荡漾。如有小鱼游来游去,并能忽略水面的存在,当也能看到柳宗元昔日所见光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