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人们往往会忘了它是广东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对于汕头的印象,更多来源于美食。长久以来,潮汕人民凭借外人难懂的潮汕话作为纽带。排外、保守的标签纷至沓来,给这个地区涂上了神秘的色彩。
直到走进汕头,才发现,汕头这座城市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对于传统的保护,它是用心的。因为这份用心,我们至今仍能看到这座城市的百年记忆。
①农历新年留给家人 公历新年留给朋友
2019年的元旦,我和朋友少少一起到潮汕跨年。在汕头的一间民宿里,我们跟着电视上的零点倒数,举杯相庆,迎接2019年。
少少是潮州人。
忘了是因为什么事情,有一次少少脱口而出:“我带你们去汕头吃东西呀。”
通常这种话,说着说着就没了下文。
庆幸的是,我们说着说着就出发了。
汕头是广东最早设立的一批经济特区,有人说:汕头是兴起得太早,却又发展得太慢。因为潮汕地区的排外与保守,这个地区在我看来充满着神秘感,使我长久以来不敢私自踏足。同时,在我的印象里,落后的地方才会保守。
直到真正踏入这片土地,我才发现,其实汕头这座城市的发展并不逊色。
曾经在我看来,保守这个并不算好的特性,却让汕头在社会发展中始终保留自己独特的魅力。
②潮汕话,一种特别的情感纽带
我们先去的潮州,然后再从潮州坐大巴前往汕头。在大巴上,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后,竟然听到车上的广播用我完全听不懂的潮汕话在播报。
我想起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感觉去潮汕就像出国。”
我用手机录了一段视频,主要是想记录这段广播,我发朋友圈说:“在语言层面上,这趟算出国了。”没有夸张,我曾跨越大江南北,其它地方的方言顶多需要认真一些听,基本沟通无碍。即使去到澳门,除了听不懂葡语,但我依旧能勉强用粤语和蹩脚的英语交流。只有在汕头,这种语言让我无能为力。
曾经有山西的朋友说她很不喜欢广州,因为广州的人都说广东话,她既不会说,也听不懂。
不得不承认,语言能影响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归属感。
我去过的城市中,确实就只在广州和汕头听到用本地方言播报广播的了。包容,是社会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但,依然有一些地方对本地文化有着一种执着的保护。
在很久以前,潮汕地区所处位置属于蛮荒之地。为了不受外人的欺负,人们只好聚集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由此形成了一个个宗族。而潮汕话就是将大家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只要说潮汕话的,就是“家己人”,反之就是外人。
直到现在,潮汕人的宗族观念依然很强。我认识的朋友中,一旦“相认”,发现对方是潮汕人,以后见面都会说潮汕话。不过,潮汕人既排外,却又格外团结。听不少潮汕人说,在外面只要遇到困难,同乡人不管认不认识,大都会倾囊相助。这种地域的情感,确实是其它地方难以比拟的。
③对美味的执着:没有一头牛能活着走出潮汕
潮汕,还有一个标签,就是美食。
“尽管只是为了吃,你也值得去一趟潮汕。”这句话不假。
来汕头,不能错过的美食之一就是牛肉火锅。
潮汕牛肉火锅最大的特点就是新鲜,现宰现卖。为了体现肉质的新鲜,有些店会将切好的牛肉放在碟子上,和地面呈90度倒放,牛肉仍粘在碟子上不掉下来,就是新鲜的牛肉。
曾经看过一张图,将一头牛身上画了很多部位,每个部位注明名字和口感。有一种说法“庖丁解牛,出肉量仅有37%”,意思是一头牛能用于牛肉火锅的部位不超过3成。潮汕人对于牛肉火锅的挑剔,体现得淋漓尽致。难怪说:没有一头牛能活着走出潮汕。
少少给我们点了最好吃的几个部分:五花趾、三花趾、嫩肉、脖仁。五花趾和三花趾和牛的脚趾肉,这部分的肉因为牛筋的存在而十分弹牙、有韧劲。嫩肉是牛的臀部,脖仁就是脖子附近的肉。
潮汕火锅配的沙茶酱简直是点睛之笔,虽然在惠州也吃过沙茶酱,但是味道真的和在汕头吃的不一样。潮汕的沙茶酱有一点特殊的甜味,却又不会腻。夹起刚涮好的牛肉,蘸一点沙茶酱,牛肉的鲜味与沙茶酱的甜味完美融合,让人齿间留香。
④汕头老城:百年老城的沧桑与重生
这趟汕头之行,我们只去了小公园,也就是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保留着一片民国时期的骑楼建筑群,记录了汕头这座沿海城市开埠百余年的历史变迁。
冯骥才先生在《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一文中说道:“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
老城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中山纪念亭和百货大楼。
我们来到百货大楼前,少少很是激动地指着这座楼对我们说:你们快看百货大楼,这是这里的地标建筑。以前过年前,汕头人都会到百货大楼买年货,这里什么都有。不过,现在已经不在这里买了。
整栋楼共有7层,五六层后退,两边入口处升起两个塔楼,塔楼与主体在六七层由空中走廊连接。这种设计,很特别。不过在汕头老城中,也不算少见。根据资料记载,南生百货大楼1932年开业,至今已有87年了。
从这座百货大楼的建筑可以想象到当年是多么繁华热闹的一个地方。不过如今,观赏性大于实用性。我注意到,百货大楼旁挂着一个陈旧的招牌,招牌上的颜色已经褪去,尽显被岁月侵蚀过的痕迹。
其实,在翻新的过程中,完全可以给这块招牌也进行翻新。但是,汕头人民却没有这么做。我突然明白了这其中的良苦用心。不是本地人的我,是无法感受到百货大楼带给我的回忆。但是对于在这里长大的本地人而言,很多地方都有着他们成长的印记。这块百货大楼的招牌,就是他们的记忆点。这是一块陪伴汕头人成长的招牌,一块会和大家一起变老的招牌。
冯骥才先生说:“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
汕头老城的改造依然在进行,我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也看到仍在动工的地方。相比有些城市将老城区彻底推翻重建,汕头选择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翻新。
推翻重建,即使完全按照原有的模样建造,就是一个高仿货,无论多像,它已不是它了。这些原本具有历史和文化印记的地方,在彻底推倒重建之后,早已不是记忆的那个地方。故地重游,人还是那个人,物却不是那个物。
老城改造,我认为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因为,改造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破坏。汕头老城的改造没有刻意地追求“新”,反而在努力保留“旧”。从材料、从色泽上,即使翻新过,依然会带给外来人一种这是被岁月浸染过的错觉 。
继续游荡,我们来到汕头的邮政总局大楼,外表非常高大宏伟。这座大楼建于1922年,至今已将近百年历史。相对于其它建筑而言,保存非常完好。里面只开放了一楼,陈列一些历史文物资料。邮局工作展示区还原了当时的工作场景,人物的制作非常逼真,感觉进了蜡像馆。
深入老城,我们发现了当前仍有许多未曾改造的住宅和建筑。有些仍有人住,有些已经被荒废,成为流浪猫的流连之地。其中一条街道,有很多的鞋店。少少说以前这里是汕头鞋业最发达的地方,大家都会到这里买鞋。现在几乎没有生意了。
另一条巷子里,一位修打火机的大伯,依然守着他的小摊档。
街道旁一家卖对联的小店,有着童年里新年的味道。
我想,这才是汕头真正的老城。尽管破败却还原了汕头最为真实和质朴的市井生活。夕阳西下,我们经过一排旧房子时,太阳的余晖从楼群的空隙中穿透而出,放出万丈光芒,将周边的房屋染上绯红色。
真美。我们驻足观赏,拿出手机一遍遍地拍摄,却始终无法记录肉眼看到的情景。
“那我们就记在脑海里吧。”
⑤举杯,致敬年轻的色彩
我们住的民宿在丹霞庄,这是一个很旧的小区,外墙用的是八九十年代经典的马赛克小方块瓷砖。那时候,应该是还没有不锈钢。不少房屋的铁防盗网已经锈迹斑斑,有些人家却没有用传统的银色、黑色油漆,而是采用了天蓝色的油漆。
房子依旧破旧,这抹清新的蓝色,却有着一股青春的气息。
我们刚下车,看到这个破旧的小区时,也不敢想,我们订的房会是怎样的呢?
结果发现,买家秀和卖家秀并没有太大的分别。
内部的装饰非常时尚和温馨,小黑板、布艺沙发、抱枕、百寸的屏幕投影。
当晚,我们买了汕头的特色美食,回到民宿,一起看跨年晚会。我已经很久,没有正儿八经地跨年。这一次,仿佛再回到大学那段活力又奔放的时期。
当电视上的倒数进行时,我和少少举起我们的Rio,零点时分,举杯相庆。我们与汕头,一起走进20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