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了十多年去西藏,不知道为什么,纯纯就是想去,可能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别人的影响吧。趁着这次事业的间隙,就特别想去一趟,因此激动了7天之后,花了3天时间认真做攻略,订酒店,最后成行。
做了3天攻略,纠结了3天:
第一、我是要带孩子一起去的,我去纯粹是为了去而去,感觉没去过就是遗憾,去了也不知道是为啥,但孩子为啥要去呢?何况她还要请一个星期的假,不能上课,而去西藏不知道她能收获哪些,这个机会成本挺高的。想着想着我甚至决定带孩子去看三星堆博物馆和西安兵马俑,去增加文化底蕴;一再纠结之后,我列出了两个行程的各项对比,对比之后还是依然选择了去西藏:首先,我为行程确定了目的,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不管是火车经过可可西里无人区还是布达拉宫还是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些都是书上会学到的,提前去感知下。其次,去体验慢生活,做任何事情都要慢,不着急,去让自己浮躁的心静下来,并且改变我跟孩子的相处模式:怒吼、暴躁。最后,孩子去感受信仰的力量,这也是我现在空虚但无寄托的困境,让孩子一早就去了解信仰的力量,开拓眼界。
第二、担心高反。确定去西藏后又开始担心高反,担心孩子我们俩人都不适应,孩子有慢性支气管炎、我经常做有氧运动,担心我们俩会反应特别强烈;最后在老公的支持下、并搜索了各种攻略,定了24小时弥散供养的酒店,才最终落地。
在这个过程中,从最开始的兴奋,到中间的纠结、担心、犹豫和迷茫,到最后的决定成行,小小的一个旅行就让自己心力交瘁,想的太多,想得到的太多,就会各种权衡。年龄大了之后,不再期待各种惊喜,反而更追求平稳,以前总觉得出行不做攻略,要的就是随遇而安、要的就是那种意料之外,经历多了之后就会发现,做攻略并不是没有意料之外,而是让自己在不遗憾的前提下,让意料之外或者惊喜成为锦上添花。
网友评论